髡(kūn)残(1612―1692),明末清初画家,为清初四画僧之一。俗姓刘,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人,居南京。法名髡残,字介丘,号石溪、白秃、石道人、残道者、电住道人。▲ 髡残画像 石溪,清初四大画僧之一,其名在书法史上璀璨夺目,却鲜为人知。与齐白石、傅抱石并称“二石”,展现了其在书画领域的卓越...
髡残在明末遗民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他的画也为世人所瞩目。当时著名的文人兼大鉴赏家周亮工就十分景仰、看重髡残的人品和画学,在《读画录》中为他写小传,谓:“人品笔墨俱高人一头地……绘事高明,然轻不为人作。” 张怡在髡残的《仿米山水册》中是这样评价这位心灵相契的老友的:“举...
清 髡残 六法在心图轴及局部放大 故宫博物院藏 《草书苏轼〈罗汉赞〉页》,原库藏定名为“髡残草书残页”,笔者通过释读发现,前两句颇似记忆中苏轼的文辞,经与《苏轼文集》核对,终可确认其书写内容为苏轼所作《罗汉赞十六首》之《第十三尊者赞》,乃确定今名。以往定为“残...
髡[kūn]残(1612年-1692年),明末清初画家,本姓刘,出家为僧后名髡残,字介丘,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画家,拥有众多别号,如石溪、白秃、石道人、石溪道人、残道者及电住道人。他出生于中国湖广武陵,即今日的湖南常德。丘与石涛齐名,被誉为“二石”,同时,他与八大山人、弘仁、石涛并列,被誉为“清初四画...
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秘书长陈善君所讲:“髡残,一半禅一半儒;其画,一半野一半正;其论,一半古一半悟;其法,一半新一半旧;我觉得他是一个辩证法的大师。 ”因此髡残的艺术更像一个表现主义的开端——中国当代表现主义的艺术开端。 谢谢阅读,一起分享艺术和生活的喜悦 ...
(靳尚谊《画僧髡残》) 髡残(1612-1673),清朝画家。本姓刘,出家为僧后,名髡残,字介丘,号石溪、白秃、石道人、石溪道人,残道者、电住道人。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与石涛合称“二石”,又与八大山人,弘仁,石涛合称为“清初四画僧”。好游名山大川,后寓南京牛首山幽栖寺,与程正揆交往密切。擅画山水,师法...
四僧是明末清初时期中国绘画史上名噪一时的绘画流派,由于画派成员石涛、八大山人(朱耷)、髡残和弘仁皆为僧侣,故名四僧。 髡残 山水画 扇面 简介 髡[kūn]残(1612~1692)明末清初画家。清初四僧之一。俗姓刘,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人,居南京。幼年丧母,遂出家为僧。法名髡残,字石溪,一字介丘,号白秃,一号残道...
髡残的意志受到了磨炼,更与大自然有了亲密的接触,这使他开阔了眼界,充实了胸中丘壑,为此后的山水画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报恩寺图》 髡残43岁时来到南京,居于城南大报恩寺。住持觉浪禅师十分器重他,命其主持祖堂山幽栖寺。觉浪禅师圆寂时,遗命将其法偈及竹如意授于髡残,这意味着将整个宗系托付于他。但是到...
髡残(1612—1673后)俗姓刘,字介丘。出家后名髡残,号石溪(故与石涛并称“二石”)、又号白秃,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生于明万历四十年。少年读经,事举子业,同时喜好书画和佛学。 清兵进关南下,髡残奋起参加反抗,血战沙场,失败后开始隐居。崇祯十一年(1638年)出家为僧,在同乡诗人龙人俨的家庵中修行。清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