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德是老百姓所崇尚珍重的,仁是百姓所仰慕向往的,义是百姓所崇敬佩服的,礼是百姓所恭敬端肃的。这四个方面是圣人用来统领万物的道德规范。」 首先我们看『德者民之所贵也』,德是百姓所崇尚、尊重的。「民之所贵」,说明人民非常崇尚道德。你看,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都要为有德行的人建立祠堂、建立庙来...
在人类历史上,“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由老子首先提出的。可以说,“道”之一字是老子及其著作的思想核心与灵魂。古往今来,人们对老子之“道”的解释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玄之又玄,让人摸不到边际。因为摸不到边际,所以人们只能在“道”的名相上做文章,而无法真正触及作为宇宙本源的“道”。今天...
老子论“道”,强调人性的本然状态;孔子论“仁”,强调社会的应然状态。在理论逻辑上,老子从道德人心的角度,企图救赎异化的人性;孔子从伦理教化的角度,企图重构崩溃的秩序。在价值取向上,老子之“道”以具体的社会之“德”为理论归趣,其抽象哲学观与社会价值观并无判然界限;孔子之“仁”以社会之“道”为理论指向,...
学界对老子行论的研究颇具启发性,但对老子“言行之辨”中独特的问题意识缺乏观照,并未把“行”作为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其实,老子的行论始终是在言行关系里展开的,以轻言重行、行胜于言为理论主旨。老子哲学重“言行之辨”,贵行的目的意在警惕统治者重言...
《老子》没有那一部分专门讲“道”,也没有那一部分专门讲“德”,老子的论证方法是以“道”论“德”,以“物”论“人”。后人从第三十八章开始分成德篇,仅仅就是这一章用了十个德字。而没有任何显示,从第三十八章开始论德的意思表示,后面各章仍然是以“道”论“德”。从第十四章中的“视之不见,名曰夷...
老子的这种观点,与《左 传》等典籍所载春秋晚期的“不学”思潮有关,立足于对这种联系的审视与深入考辨,有助于认识道家 思想的形成。前辈学者,如张松如先生,已经注意到了两者的相关性①,但没有进一步展开论述,笔者 在本文中则拟致力于此,以就教于方家。一、《老子》论“学”之言“绝学无忧”一句,各...
老子论什么是成功的企业家 什么样的企业家是最成功的,什么样的企业家是最差的,这个标准很难确定,有人说企业做的最大就最成功,也有人说企业最盈利就是最成功,还有人说企业家有社会责任感就是最成功,诚然这些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只是从某一方面说出企业家的成功与否,他不具备普遍性。其实早在2500多年前,...
但若是老子若单有一种革命的政治学说,也算不得根本上的解决,也还算不上哲学。老子观察政治社会的状态,从根本上着想,要求一个根本的解决,遂为中国哲学的始祖。 老子论天道 老子以前的天道观念,都把天看作一个有意识、有知识、能喜能怒、能作威作福的主宰。“有命自天,命此文王" ”帝谓文王“ 是天有意志...
老子论“夫唯不争,是以不去”的道理 夫唯不争,是以不去?它的道理在哪里呢?老子是通过水与道的品德来说明这个道理的。“江海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者,以其不争,故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