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谦致电瑞瀓辨白,瑞瀓置之不理。等到瑞瀓奉命查奏此事,所派二员是与王先谦有仇隙的候补道任筱堂的门生。瑞瀓根据所派二人的回奏上报,之前湖南地方筹办开仓卖粮,是因为王先谦等人带头持反对,才导致事情拖延的,导致处分王先谦的命令下达后,咨议局议长谭延闿等湘籍官吏和邮传部侍郎胡祖荫代为开脱,都未能奏效。
王先谦是史学大师,又是经学大师,他曾花费半生心力,成《尚书孔伟参正》一书,书中探讨《尚书》原委,旁证历代诸儒训释;博采《史记》、《汉书》、《论衡》等材料,对伪托之处详加辨正。今文经学大师皮锡瑞评价它“兼疏今古文,说明精确,最为善本。”他并继乾嘉年间的大经学家阮元之后,博观慎取,解释和考订经书,集资...
而父亲没有等到这一天,无疑让王先谦深感遗憾。更令人感叹的是,一年之后,王先谦妻子、周寿昌侄女难产,与双胞胎女儿同亡,王先谦在《悼亡诗》中写道:“十日之内,三口并殒。家难之剧,不可为言。” 在整个19世纪60年代,仕途畅顺与家庭巨变交织,但并未影响到王先谦的从政志向。即使其弟在1871年病故之后,老母无人照料...
岳麓书院自976年创办以来,一直是湖湘文化的中心所在,历任山长都由著名学者担任,而其中撰述最为宏富的,当推第53任山长,亦即最后一任山长王先谦(1842—1917年,清末学者,长沙人,字益吾,又称葵园先生,著名的史学家、经学家、训诂学家,曾任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及岳麓、城南书院院长)。 王先谦4岁启蒙,20岁...
王先谦主讲岳麓书院期间,正是清末维新思潮兴起,书院改革呼声日高的时期。作为岳麓书院的最后一任山长,王先谦既为书院教育制度及其课程的改革作出了一定贡献,也对维新思想和西学的传播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反对空谈 提倡实学 王先谦曾指出:“中国学人大病,在一空字。理学兴,则舍程朱而趋陆王,以程朱务实也;汉学兴,则...
史学以王先谦为代表。王先谦(1842—1917),字益吾,号葵园,室名虚受堂,善化县龙喜乡(今长沙县黄兴镇)凉塘村人。他幼习经史,同治四年(1865年)中进士,授国史馆编修、翰林院侍读、国子监祭酒等职,先后典试云南、江西、浙江,任江苏学政。光绪十五年(1889年)辞官归里,于长沙荷花池筑葵园以居,人称葵园...
民国史·王先谦传 王先謙傳 王先謙者,字益吾,號葵園,長沙人也。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生。少師曾文正,泛濫群籍,頗識制度名物。同治四年乙丑(1865)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光緒六年(1880),爲國子監祭酒,嘗主滇、贛、浙鄉試。十一年(1885),爲江蘇學政,乃踵阮文達後,輯刊《皇清經解續編》,傳清季經說,凡二百...
王先谦投资银一万两,与黄自元、陈文玮等集股,并拨借官款,于光绪二十二年创设宝善成机器制造公司,始终经理其事。“长沙阁老,季清巨儒,著书满家,门庭广大”,这是长沙近代著名学者和教育家李肖聃先生对王先谦的评价。王先谦自幼刻苦读书,废寝忘食,为人作风严谨平实。他个人侧重古文经学,但不拘泥于门户。他辑...
王先谦如果循照惯例,继续任职,位至公卿、备极殊荣自是应然之事。然而,就在人们寄予厚望之时,王氏毅然选择了退隐,令旁观者莫窥其蕴,始终猜不透其中玄机。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王先谦放弃锦绣前程、毅然回归故里?且让我们看一看王先谦本人是如何解释的。1889年,即正式开缺的同一年,王氏在与门生缪荃孙的信中吐露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