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徐浩所书《不空和尚碑》,又名《广智三藏和尚碑》,额题隶书“唐大兴善寺大辩正广智三藏国师之碑”16字,唐德宗建中二年(781)立于大兴善寺。 螭首龟趺,高305厘米,宽99厘米,厚30厘米。23行,满行48字,趺已残,碑身右上角及中部有断痕,字有缺损。 〔唐〕徐浩书《不空和尚碑》(局部) 严郢撰文,...
徐浩传至今日的墨迹有《朱巨川告身》,字体肥圆,笔势沉着雄浑。 《不空和尚碑》,全称《唐太兴善寺故大德大辩正广智三藏和尚碑铭并序》,高8.35尺,宽4.18尺, 共24行,满行48字,现藏西安碑林。碑文记述了佛教密宗的传承历史,以及荣任唐王朝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国师不空和尚的业绩。对于研究佛教密宗传播,中日、...
此碑为徐浩去世前一年所书,当时徐浩已有79岁,此碑书法点画沉着、厚重,结字稳健,略有拙味,骨力洞达,与徐浩年高或有关系。 历代对这件碑刻评价很高,但也有人有不同的看法,如赵崡《石墨镌华》说:'今观《不空和尚碑》虽结法老劲,而微少清逸。'李后主说:'徐浩得右军之肉而失于俗。' 【释文较长,附图片后...
唐代徐浩所书《不空和尚碑》,又名《广智三藏和尚碑》,额题隶书“唐大兴善寺大辩正广智三藏国师之碑”16字,唐德宗建中二年(781)立于大兴善寺。 螭首龟趺,高305厘米,宽99厘米,厚30厘米。23行,满行48字,趺已残,碑身右上角及中部有断痕,字有...
唐代徐浩所书《不空和尚碑》,又名《广智三藏和尚碑》,额题隶书“唐大兴善寺大辩正广智三藏国师之碑”16字,唐德宗建中二年(781)立于大兴善寺。 螭首龟趺,高305厘米,宽99厘米,厚30厘米。23行,满行48字,趺已残,碑身右上角及中部有断痕,字有缺损。 〔唐〕徐浩书《不空和尚碑》(局部) 严郢撰文,徐浩书丹...
《不空和尚碑》,八十岁名臣写下巅峰唐楷 徐浩,公元703-782年,字季海,浙江绍兴人。官至彭王傅,赠太子少师,谥曰“定”。新、旧唐书有传。父徐峤之,书法见称于当时,外祖张庭珪,以隶名世,与李邕亲善。徐浩书法,出自家学,有三代嗣名之誉,大历年间与颜真卿齐名,有“颜徐”之称。文思敏捷,书法又精,因此肃宗...
徐浩《不空和尚碑》 徐浩(703-782)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官至彭王傅、会稽郡公、太子少师。徐浩自幼精通翰墨,其祖师道,其父峤之,均是书家,浩深得家传,又书宗二王,尤醉心于王献之。《宣和书谱》称:“盖浩书锋藏画心,力出字外,得意处往往近似王献之,开元以来,未有比者。”玄宗...
徐浩,703至783年,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唐代书法家。宰相张九龄外甥。徐浩工行、草,尤精楷书。著有《论书》,提出以“肥劲”为标格,既体现丰腴,又注重骨力,有别于之前以“瘦硬”为美之风。同时,强调书“宜白首攻之”,意为书法是穷尽到老的修养,非一朝一夕所能尽美,可谓精警有力。
《不空和尚碑》唐严郢撰,徐浩书。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十一月十五日立,现在西安碑林。楷书24行,行48字。此碑为徐浩去世前一年所书,此碑是为纪念印度高僧不空三藏的业绩而建立的。此碑书法点画沉着、厚重,结字稳健,略有拙味,骨力洞达,与徐浩年高或有关系。 历代对这件碑刻评价很高,但也有人有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