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埔邑首位翰林祖屋——太史第 太史第位于侯北中村一队(虎行嶂下),面朝久大堂,是侯北唯一一座太史第。太史,清代对翰林称呼为“太史”。太史第为萧氏十二世祖宸捷的祖宅。坐东北向西南,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总面宽约30米,总进深约30米,二进两横,砖木...
依山傍水,古宅地形呈上山凤形,坐西南朝东北,背靠险峻的长岭岗老虎洞人形山,门前小桥流水,原"太史第"主体建筑和附属设施建筑面积达 2000平方米,主体建筑1200平方米,一进三堂厅,上、中、下三堂厅均为连七的二层土木建筑,每层堂厅之间的天井两侧建有厢房和阁楼,共大...
太史第是古城徐氏家族六座祠堂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2012年,太史第被龙南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沿革 徐名绂,祖籍关西,是著名的关西新围建造者徐老四的堂弟,即徐老四之曾祖徐之瑯,与徐名绂之曾祖徐之璋是胞兄弟。太史第的建造,约在徐名绂的父亲徐洪懿告老还乡之后,即1808年后,当时...
太史第楼顶女儿墙 据称,这里拆建前曾有江太史的后人自海外回来,包走了两块旧砖。 一代名人故居,人去楼空,从一座豪宅,竟然落得今天般残破境地,让人唏嘘不已。万幸的是,太史第里所有的满洲窗至今保留在北园酒家里。 太史第现状 太史第现状 原来,1957年广州市重修北园酒家时,太史第中的各式满洲窗和各种屋内陈设...
太史是古代官职名,掌管朝廷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到了明、清时期,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进经讲史以及草拟典礼文件等工作归于翰林院,所以对翰林也称之为太史。太史第,就是太史的府第,可知这户人家族中,曾出过翰林,或者当过太史官职,是...
太史第 太史第位于广东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系“一腹三翰林”之一杨黼时所建。砖木结构,三进院落二横屋,九厅十八井,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该建筑规模宏大,是典型的殿堂式围龙屋,现已是百侯农耕文化博览馆,成为古民居活化的样板。
丽江太史第,位于丽江古城木王府旁,古城中心四方街及万古楼等主要景点举步即达, 2003年开始对外开放,是国内唯一对外提供住宿的太史故居。据光绪丽江府志 — 太史第因丽江李氏宗族七代孙李樾中举入翰林而得名。太史第修建于道光年间,建制为广亮大门,斗拱样式为四层龙头,在当时仅次于清王府。太史第于2016年重新...
石窟河蜿蜒南下,流经蕉岭后,流入古朴又宁静的梅县区白渡镇。宋湘的故居“太史第”便位于该镇创乐村象湖坪。 宋湘是谁?此人在当地家喻户晓,从老者到孩童,都能随口说出几个关于他的故事。 宋湘故居周围群山环抱,景色优美。 七岁启蒙,九岁能文,出口成章,《光绪嘉应州志》称其“下笔有奇气”……宋湘不仅是清代...
太史第原是赖际熙的故居,是一座属近代客家建筑,面阔12米,进深22米,大门前的余坪宽16米,深3米,高1.5米,左边设有八级台阶。基本简介 第一进中央是厅堂,堂的正面竖一木雕通花屏风,厅的左右各有一间闲间,左边闲间是赖际熙少年时代读书的地方。经拱门进入第二进走廊,左右两廊各有三间寝室,廊的中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