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的名字,是蒙语与汉语的结合,原名“塞堪达巴罕”为蒙语简化为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沿革 辽金时期,塞罕坝是绿洲一片,号称“千里松林”。森林茂密,鸟兽繁多。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帝北巡塞外,在塞罕坝划定14000多平方千米的围猎场,设立“木兰围场”,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猎苑由此诞生。自...
河北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地处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缘,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交接处,地理坐标为:北纬42°22′-42°31′,东经116°53′-117°31′。地质 河北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质上属于内蒙古台背斜。其褶皱以宝元栈向斜为主,断裂带以北西向与北东向断裂...
老职工说,“那时最好的饭菜,也只不过是黄豆沾点油。喝的水是黄色的,那是用地上的雪化出来的。”刚到塞罕坝的职工,不适应,很容易生病,感冒、肠炎、胃病是常事,林场又没有医疗室。 有的职工得病时,思想就摇摆不定,感到待不下去了,对于历来没受过这样的罪的他们,天南地北,觉得哪里也比塞罕坝的日子好混。...
1962年,党中央决定在塞罕坝建立大型机械林场,来自全国各地的369名年轻人积极响应号召,毅然挺进位于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塞罕坝,用青春和汗水向沙漠发起挑战。 △解放初期的塞罕坝 原塞罕坝机械林场干部 任仲元:那时候真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那种感觉,舍我其谁啊! 原塞罕坝机械林场干部 李秀珠:...
夏日清晨,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的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满目青翠、雾霭流岚,浩瀚林海壮美如画。↑7月26日拍摄的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王立群 摄)↑7月26日拍摄的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刘满仓 摄)↑7月26日拍摄的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色(...
塞罕坝精神,植根于塞罕坝140万亩的土地,源于成百上千名塞罕坝务林人的奉献奋斗,成长于塞罕坝日益辉煌的绿色事业之上,是几代塞罕坝人用心血、汗水和生命凝结而成。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察看林场自然风貌,听取河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林场管护情况介绍,...
它就是塞罕坝 20世纪60年代初 为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 国家下决心建一座大型国有林场 恢复植被,阻断风沙 1983年,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苗圃工人给松树苗浇水(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佟德印 摄1962年 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的 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奔赴塞罕坝 与当地林场242名干部职工一起 组成一支平均年龄...
【9】视觉上的塞罕坝是绿色的,精神上的塞罕坝是红色的,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生态变迁,是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伟大实践,是干部群众听从党的召唤、响应国家号召赓续奋斗结出的甜美果实。 ——《续写塞罕坝的绿色传奇》 【10】时间不会辜负任何人。塞罕坝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播得下种、看得见根,...
这精神,是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什么是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是以艰苦创业为核心,以科学求实和开拓创新为支撑,以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为价值取向的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它既充满了塞罕坝人献身“绿色事业”的豪情壮志,又体现了塞罕坝人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