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由吉林省传播学会、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长春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的“媒介之后:面向未来的可编程社会”后媒介社会学术研讨会暨吉林省传播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成功举行,来自国内新闻传播学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闻传播领域的新发展、新理论。会上,专家学者分别以“技术想象与...
进入20世纪90年代,罗莎琳·克劳斯提出“后媒介”一词,既瓦解了形式主义的纯媒介,也抽离了“跨媒介”的“总体性”。相形之下,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泛媒介”则更具有解放性,不仅拓展了“跨媒介”和“后媒介”,更将艺术实践和艺术史研...
这种后媒介状况往往是在一项技术“因其自身的过时而衰退”之后出现,而且在这种状况中,“新技术的各种不同层面的机制”能为艺术家提供“技术支助”来取代传统的艺术媒介,同时,艺术家也会利用过时的技术进行实验,“以利用其表达手段的能力”,并“发现其救赎的可能性”。 克劳斯关于后媒介的探讨都建立在重新理解媒介的...
在《“北海之旅”:后媒介状态时代的艺术》(“A Voyage on the North Sea”: Art in the Age of the Post-Medium Condition,1999年)这本仅64页却对理解媒介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小书的前言中,美国艺术批评家罗莎琳·克劳斯将摄影、绘画、电影、雕塑与建筑等不同媒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描述成一种“递归结构”。
是衣蛾转型的传博阶段。当前进入了后媒介时代,这其实不是一个新概念,而是指区别于传统主流媒体、大众传播的社交媒体时代。简单地说,是从单一到互动,从传统的主流大众传播向社交网络传播转型的阶段。
一、后媒介时代的三个特征 (一) 新闻舆论化 当前处于一个新闻舆论化的阶段,即生活在这样一个后媒介或者社交网络传播时代的受众,他们传播最多的不是信息,也不是新闻,而是观点、意见、情绪、争吵、议论、情感。就是说我们在这样一个时代所接触到和阅读到的,更多表现出来的是新闻的意见化、情绪化、包括观点化。
她认为,当代艺术采用混合媒介的形式已摆脱现代艺术具体的媒介分类(如雕塑、绘画、摄影等等),而进入到“后媒介”状况。她进一步指出,“后媒介”状况往往是在一项技术“因其自身的过时而衰退”之后出现,在这种状况中,“新技术的各种不同层面的机制”能为艺术家提供“技术援助”来取代传统的媒介,然而传统媒介虽已过时,...
后人类社会的媒介关系是对传统生存经验的挑战,在数字利维坦境遇中,人被抽象为数据集成、算法真实和存储依赖,虚拟世界中伦理关系的异变,应得到更多关注。近年来,有学者倡导网络人类学研究,基于现实世界秩序,采用民族志方法,致力于虚拟社区和网络社区文化研究,尤其关注虚拟空间中的生存状态及互动关系。年轻一代对真实世界的...
然而,后媒介状况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新媒体艺术的保存和收藏面临着重大的危机。由于数字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许多新媒体艺术作品在一段时间后可能无法被完整地保存和收藏。其次,新媒体艺术的传播和展示也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需要特定的设备和软件支持,而这些问题都...
媒介一词起源于拉丁文“medius”,意为“中间的”。在现代社会中,媒介被用来指代传递信息的媒介手段,如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介的出现,让信息的传递更加高效便捷,人们可以通过媒介获取各种信息和娱乐内容。同时,媒介也承担着传递社会价值观、道德准则等方面的重要责任。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