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留个结论:由东晋铭刻书迹的“双重处境”来看,公元4世纪的“南碑”与“北碑”有相通之处,这并不一定是南北书法交流的结果,而是强大的铭石书“传统”在南北两地延续的显现,是不谋而合。而“南碑”与“南帖”楷书的差异,表明楷书用于刊刻墓志之初,仍然受到过去铭石书传统的制约,所以东晋墓志楷书不能如尺牍...
自此,北碑及其碑学兴盛,至民国几成压倒性趋势,上百年占尽风头,出了许多碑派大家,而帖学一直在走下坡路,形成了这一时期碑兴帖衰的特征。 传统文化的格局、风气一旦形成,很难突围出来,这就是帖学千载得以延续的原因。 清代大学者阮元在嘉庆年间,撰写《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倡导北朝碑版石刻,说碑具有质...
但无论是北碑还是南帖,书法的审美标准,从书法的本源上来讲,那就是方正、端庄、温润、大气、和谐、自然。如果偏离了这样的宗旨,书法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也就不能称之为书法艺术了,只能归类于丑书,会被历史所淘汰的。学习魏碑最大的好处是能够锻炼腕力,敢于下笔,没有太多的框框,但也容易把字写得过于...
所谓的南帖,我想就是指晋代和后来的宋代等手札与书信,字迹小而是随手所书,故飘逸。然做大字不免肃穆之气差之;而碑是指汉的碑刻隶书与北魏的碑刻楷书。因为是刻出来的,故斧凿气盛,刚严肃穆,庙堂气十足。然而用于手札,就失飘逸之气了。到了近代,有时,是碑重于帖;有时,是帖重于碑。而于右任,弘一...
作为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的书法作品传世并不少,但是都是碑刻。在当时,王公贵族家中老人去世以后,得不到所写的墓志就是不孝。这也是欧阳询有众多碑刻传世的原因。在他的众多作品当中,小楷却只有一件《姚辩墓志》。在不超过两厘米的单字字形空间当中,欧阳询书法的险绝和峭拔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件作品是写给...
北碑南帖是指中国书法中的两种不同风格和传统的代表性作品,分别是北方的碑刻和南方的帖学。 北碑指的是北方地区(主要是华北、华东、华北平原等地)的石刻碑文,通常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正式性。北碑的书法风格通常较为刚劲、豪放,线条流畅,结构稳重,重视刀刻的力度和笔墨的深浅。这种风格的代表性碑刻...
魏晋南北朝一个贯穿始终的书史现象,便是南帖北碑的分治。北派与南派在书法本体演进中,走了一条全然不同的道路。阮元在《南北书派论》中阐释这一收史现象时写道: 书法迁变,流派混淆,非溯其源,曷返于古?盖由隶字变为正书、行草,其皆在汉末,魏晋之间;而正书、行草之分为南、北二派者,则东晋、宋、齐、梁...
北碑南帖名词解释 北碑南帖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两个重要流派,北碑指的是以北方为代表的书法风格,南帖则是以南方为代表的书法风格。这两个流派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并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北碑是古代书法发展的主要流派之一,起源于秦汉时期,曾经在北方地区流行一时。北碑书法以遒劲有力的笔画和方正...
北碑南帖 [ běi bēi nán tiè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běi bēi nán tiè ] 清阮元分南北朝时书法为南北两派,称北朝的碑版为北碑,称南朝的书帖为南帖。详见阮元《北碑南帖论》。康有为对此说持有异议。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