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任应秋在上海中国医学院读书期间,有幸见到当时上海地区名医丁仲英、谢利恒、曹颖甫、陆渊雷、陈无咎诸前辈,并一一虚心求教,受益匪浅,开阔了知识领域和学术眼界,使学业大进。翌年,因抗日战争开始,祖国危亡在即,任应秋不得不返回四川家园,自设诊所,行医治病。并凭借其文史知识,执教中学。 40年代,任应秋任《华西医药...
名医任应秋:我学中医的经历和方法 任应秋(1914~1984),字鸿宾,四川江津县人,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幼年读经,十三经皆能成诵;少年时问难于经学大师廖季平,打下了治学的坚实基础。十七岁开始学医,二十三岁就学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并得到沪上名医丁仲英、曹颖甫、陆渊...
10月25日-27日,“任应秋诞辰110周年暨任应秋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江津区隆重召开,众多中医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深入交流对任应秋学术思想研究的心得与体会,传承、弘扬任应秋先生的学术思想,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在重庆市卫生健康委、中国农工党重庆市委员会的指导下,由江津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中医药学院协办...
任应秋,字鸿宾,四川省江津县人,生于1914年,卒于1984年。幼读经史,17岁师从当地名医刘有余学习。1933年,考入上海中国医学院,侍诊于泸上名医丁仲英、谢利恒、曹颖甫、陆渊雷、蒋文芳、郭柏良等。建国后,执教于重庆市中医学校任教务主任。1957年,调到北京中医学院。曾任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主任兼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
2023年8月,在区委、区政府关于江津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背景及区卫生与健康委员会的主导下,由区中医院、区一院、二院、三院、区疾控中心等单位联合发起“重庆市江津区任应秋学术思想传承研究会”。 2023年12月19日,任应秋学术思想传承研究会筹备大会顺利召...
《川派中医药名家?任应秋》主要包括其生平简介、代表论著、临床经验、学术思想、学术传承等。“代表论著”,选择了任应秋从1942至1984年不同时期的代表著作,除“内容提要”外,将作者的“序言”录之,从中可了解作者的编写思路、主要内容及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从任应秋的临床特点出发,以“论”带“案”,突出其强调...
任应秋著 任廷革整理 主页 会员 脉学研究十讲(任应秋医学丛书) 中医的脉学,有其合乎科学的部分,也有其不合乎科学的部分,我们要根据辩证唯物论的原则对中医脉学进行研究、认识、改造、实践,即研究中医脉学要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揭开其玄学的外衣,接受其合理的内核,既不是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与一孔之见,也不能逐一逐...
从江津走出来的中医大师任应秋摘自2023-7-14中国中医药报□ 邓玉霞 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 任应秋撰写《中医各家学说》期间的工作照。重庆市江津区西北部,有一个名叫油溪的小镇。据《九域志》记载,油溪镇建制...
知医| 任应秋:我学中医的门径和方法 (非常重要) 作者简介 任应秋(1914~1984),字鸿宾,四川江津县人。 幼年读经,十三经皆能成诵;少年时问难于经学大师廖季平,打下了治学的坚实基础。十七岁开始学医,二十三岁就学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并得到沪上名医丁仲英、曹颖甫、陆渊雷等人指教,但因日寇侵华,未及卒业,旋回四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