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说 【朝代】唐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译文 注释 我客游在外,行事尽量迅速,像同时间在竞争一样,来往的行程都是预先规划好了的。 可秋风不肯等待,自个儿先到洛阳城去了。赏析 [注释](1)蜀道后期:指作者出使蜀地,未能如期归家。(2)客心:客居外地者的心情。(3)预:...
不过可以想见,诗人对于这次情况的突然变化,确实感到意外,或有点不满,不过他用的是“含蓄”的语言罢了。 张说早些时就写过一首《被使在蜀》诗:“即今三伏尽,尚自在临邛。归途千里外,秋月定相逢。”归期定在秋月,即此诗所谓“预期程”。不料时届秋令,秋风已起,比诗人“先至洛阳城”,他却落后了,即诗题所谓“...
不过可以想见,诗人对于这次情况的突然变化,确实感到意外,或有点不满,不过他用的是“含蓄”的语言罢了。 张说早些时就写过一首《被使在蜀》诗:“即今三伏尽,尚自在临邛。归途千里外,秋月定相逢。”归期定在秋月,即此诗所谓“预期程”。不料时届秋令,秋风已起,比诗人“先至洛阳城”,他却落后了,即诗题所谓“...
《千家诗》五绝·张说《蜀道后期》简析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蜀道后期》是唐朝诗人张说的诗作。张说,字道济,洛阳人。相玄宗,封燕国公,与苏颋俱有文名,人称“燕、许大手笔”。燕公与友自蜀而归,相期同入东都,公有事失期,而此人先归,故赠之以诗也。言为客之归欲早,...
张说早些时就写过一首《被使在蜀》诗:“即今三伏尽,尚自在临邛。归途千里外,秋月定相逢。”归期定在秋月,即此诗所谓“预期程”。不料时届秋令,秋风已起,比诗人“先至洛阳城”,他却落后了,即诗题所谓“后期”。秋风本是按时而起,无所谓“先”;只因诗人归期“后”了,便显出秋风的“先”来。两首合看,于...
张说早些时就写过一首《被使在蜀》诗:“即今三伏尽,尚自在临邛。归途千里外,秋月定相逢。”归期定在秋月,即此诗所谓“预期程”。不料时届秋令,秋风已起,比诗人“先至洛阳城”,他却落后了,即诗题所谓“后期”。秋风本是按时而起,无所谓“先”;只因诗人归期“后”了,便显出秋风的“先”来。两首合看,于...
作者:张说 年代:唐 原文: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白话译文: ——到四川出差,想回家的急切心情就像是在与日月争抢时间,一切行程日期本来事先已经规划好,谁知有事耽误,全部打乱了安排。可是秋风却不等待我,比我先回到了家乡洛阳。
张说的《蜀道后期》是一首描绘旅行者心情的唐诗,作者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行路的艰辛。张说生于667年,艺术与政治兼修,字道济,被后人广泛传颂。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游子在远途旅行中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全诗通过‘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展现了游子在外的急切心情...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蜀道后期 · 张说 | 拼音 · 翻译 蜀道后期 唐· 张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这首诗是张说在校书郎任内出使西川时写的,作于武则天天授年间(690年九月—692年三月),诗人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