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衡(1881-1955),字叔平,金石学家,篆刻家,亦是新浙派艺术的代表人物。曾任辅仁大学教授、故宫博物院院长。 20世纪20年代的马衡 1924年11月,清室善后委员会成立,马衡受聘参与故宫文物清点。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任古物馆副馆长,此后便一直在故宫从事中国文物、历史研究管理工作,长达27年,其中任院长19年...
1929年,为了阻止私人盗掘,马衡与时任河北省教育厅厅长的沈尹默商议,将河北作为北大考古学会的考古基地,并于当年11月偕傅振伦、常惠对燕下都遗址进行实地调查。次年3月,北京大学考古学会与北平研究院及古物保管委员会合组“燕下都考古团”,马衡为团长,团员包括傅振伦、孟桂良、常惠、王庆昌、庄严、王宪章等人。考...
作为一位金石学专家,马衡的可贵之处在于不以传统的金石学领域为限,而是在实践中认识到近代考古学的价值,并身体力行地从事田野考古发掘工作。1923年,马衡至河南洛阳及安阳诸处调查时,发现这些地方的村民和私人偶然的发现或挖掘,是一种挖宝行为,实际上破坏了文物所保存的环境,使人们无法认识...
清 吴昌硕刻“马衡“ 青田石章 1.9×1.9厘米 通高5.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清光绪七年五月二十四日(1881年6月20日),马衡出生在吴县(今苏州吴中区)的县衙里,族名马裕葏,字季明,又字寅生。作为县太爷的公子,马衡一直在县衙里生活了14年,直至其父在宝山县(今上海宝山区)任上去世。马衡早年读四书五经,十八岁时与...
要充分理解日本学界对马衡(1881-1955)的钦佩,首先需要深入了解这位卓越学者的多元背景、斐然成就以及深远影响。马衡,这位中国现代历史上的著名学者、考古学家和书法家,犹如一颗璀璨的学术之星,照亮了中华文化的研究之路。他曾担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导师、故宫博物院院长等职务,为推动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
吴昌硕逝世后,西泠印社社长一职空缺了近20年,直到1947年马衡上任。作为第二任社长,马衡对西泠印社的直接影响和贡献,主要体现在印社的建设、保护和各项活动上。今天,小布就带你认识一下文化守护者——马衡。 马衡其人 马衡,字叔平,别署无咎、凡将斋,浙江鄞县人。
紫禁城刚过了600年生日,故宫博物院也走过了建院95周年,近日,故宫出版社隆重推出记述故宫博物院第二任院长(1933-1952在任)、一代国学大师马衡的年谱《马衡年谱长编》。马衡(1881—1955),字叔平,浙江鄞县(今属宁波)人,著名金石学家、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收藏家。曾任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考古学研究室...
马衡作品:女子学院游艺堂藏 他的作品字法严谨、气韵醇厚,印面常作阴线为边框,中有竖向界线分隔印文,字口与阴线边栏等宽,这是对古玺印面形式的借用,因而有铸印的效果。马衡作品:静晨藏书 其次,马衡强调“重在印文”这个概念。马衡作品:凡将斋 对于成为一个合格的印人所需掌握的知识结构,他提出了更高要求...
马衡先生早年即以学识渊博、精于文物考证鉴别而名闻遐迩。他一生致力于金石考古研究,锲而不舍,许多研究结论至今被国内外金石考古学界视为定识,声誉久享。同时,他还是位富寓才华的艺术家。能诗词,工篆隶,精篆刻,其中尤以治印称名于世。西泠印社草创时期,他已列名社籍,时年三十岁。编有《汉石经集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