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成语意为从别人胯下钻过去的耻辱,也可比喻有才能的人在未显达时能够暂时忍受耻辱。在句中可作主语、宾语。成语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成语典故 史称淮阴侯的韩信,是秦末淮阴...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百家讲坛]韩信受胯下之辱 选集 更多 《百家讲坛》 20241108 博物馆里的动物们 5 晋侯的小兔子 《百家讲坛》 20241107 博物馆里的动物们 4 曾侯乙的鸳鸯 《百家讲坛》 20241106 博物馆里的动物们 3 周王邻居的鹿 《百家讲坛》 20241105 博物馆里的动物们 2 周王的小马驹 ...
《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韩)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伏出胯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译义】从胯下爬过的耻辱,意指有才能的人未显达时被人鄙视、遭受侮辱。【故事】“胯下之辱”讲的是韩信年轻时的...
韩信的早年生活并不顺遂。他出身贫寒,曾因生活所迫而投身于兵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被刘邦看中,成为了其麾下的一名将领。二、胯下之辱的起因 韩信出身于一个贫困的家庭,少年时期生活困苦。他曾经做过小兵,屡次受到轻视和侮辱。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出身贫寒的他常常被视为无足轻重的人物,甚至连一些普通...
胯下之辱是发生在韩信身上的一个著名故事,有太多人不理解韩信为何不能杀了屠户,其实原因并不复杂。从侮辱韩信的年轻屠户说出来的话中可以看出,韩信这个人长得是身材高大,而且喜欢带刀佩剑,在古代不是人人都能带刀佩剑的,至少在那个时代,带刀佩剑是贵族的身份象征,要知道当时的刀剑是青铜铸成的,青铜在当时是...
1 韩信受胯下之辱文言文。原文: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付出胯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1.翻译句子。(1)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2)于是信孰视之,付出胯下,匍匐。2.(1)如果韩信不能选择“受胯下之辱...
整个市场中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是胆怯的。 【原文】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成语故事——韩信——胯下之辱 胯下之辱(拼音:kuà xià zhī rǔ)。 该成语意为从别人胯下钻过去的耻辱,也可比喻有才能的人在未显达时能够暂时忍受耻辱。 该成语多表示褒义,也可以表示贬义。 这个成语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相关典故最早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史书中记载:...
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 韩信是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军事统帅,他出身贫贱,从小就失去了双亲。建立军功之前的韩信,既不会经商,又不愿种地,家里也没有什么财产,过着穷困而备受歧视的生活,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他与当地的一个小官有些交情,于是常到这位小官家中去吃免费饭,可是时间一长,小官的妻子对他很反感,便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