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白色:虚证(包括血虚、气虚、阳虚)、寒证、失血证 面色淡白无华,舌唇色淡——血虚/失血 面色㿠白——阳虚;㿠白而虚浮——阳虚水泛 面色苍白(白中透青)——阳气暴脱之亡阳证/阴寒凝滞之实寒证/大失血 3、黄色:脾虚、湿证 面色淡黄,枯槁无华(萎黄)——脾胃气虚,气...
①血虚引起的面色白表现为,面色淡白,形体消瘦,眩晕心悸,手足发麻,女性经行量少,唇舌色淡,脉弱。 ②阳虚引起的面色白表现为,面白无光,倦怠无力,少气懒言,形寒肢冷,自汗,口淡不渴,尿清便溏,唇舌色淡,脉虚弱,如果同时伴有尿少水肿则面白而虚浮。 ③阴寒内盛引起的面色白表现为,面...
(1)面色黧黑:多为长期慢性疾病,肾精亏损。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2)面色青黑:多见于寒凝瘀阻、剧烈疼痛。 (3)紫点、灰黑:常见于症瘕积聚、心肺瘀滞,如肝硬变、肝癌、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等。 综上所述,根据面部色泽望诊,可以很快了解疾病的性质及部位。如面色现隐黑的多为神色外现,隐黄...
(1)主色:主色为人生来就有的基本肤色,属个体素质,终生基本不变。 (2)客色:因外界因素(如季节、昼夜、阴晴气候等)的不同,或生活条件的差别,而微有相应变化的正常肤色(特别是面色),谓之客色。 2.病色 (1)善色:指病人面色虽有异常,但仍光明润泽。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这说明病变尚轻,脏腑精气未衰。 (2)...
中国人健康的肤色,应该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明代表“明亮”,润代表“润泽”,含蓄就是夹有血色,这个就是健康的黄色。而不健康的黄色,往往是淡黄、没有光泽的,就好像是植物缺乏养分和枯萎的样子。 对于健康的面色,《黄帝内经》中有非常精辟的回答。
面色黑分为正常和异常的黑色,如晒黑或天生肤色黑,属于正常黑色;若本来无现在有的黑色,或一块黑色独显与脸上,多为异色。 面黑干焦耳齿槁,多数是肾精久耗;面色黑而黯淡,属于阳气不振;面色黑而目白,是肾气内伤;吐泻之后的面黑气喘,是脱阳的症状。 黑色对应肾面色黑要养肾 ...
面色观察方法 1.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 面色淡青或青黑者,属寒盛、痛剧。突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多为心阳暴脱,心血瘀阻。久病面色与口唇青紫者,多属心气、心阳虚衰,血行瘀阻,或肺气闭塞,呼吸不利。面色青黄(又称苍黄)者,多为肝郁脾虚。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者,多属惊风。
主色和客色总称为“常色”,常色就是正常的面色。我们大部分人的面色都是常色。/// /// 异常的面色称为“病色”说了正常的那接下来说说异常的,中医将异常的面色称为“病色”。病色的特点是4个字“晦暗、暴露”。继续用台灯的例子来说明,“晦暗”就是台灯的灯泡坏了,发出的灯光很暗,无法照亮周围。“...
早有经典中医书籍指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意思是面部色泽是由于气血上荣于面而成,且多气多血的足阳明胃经分布于面,因而面部的血脉丰富,脏腑气血充盈所以面部红润有光泽;同时面部皮肤色泽变化易于观察,故机体的变化皆可通过面部色泽的变化而反应出来,所以临床上以望面色为主。
1. 面色偏青 这里的“青”不是那种树叶的绿色,而是隐隐透着黑色,“青天”的那个颜色,比如“包青天”其实是有点黑。这种面色的人多为木型人,这种人头比较小,长脸,一般多才多艺,常常多疑,心思很重,力量相对不足。他们“能春夏不能秋冬”,春夏季节会过得很舒服,秋冬季节就不那么容易适应。2.面色偏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