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当时清朝国内的语境以及后世史学家通行的观点来看,不败指的是镇南关之战清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大捷”,败则指最终签订的《中法新约》的结果使得清朝没有实现其最初的战略目标。之所以会有“不败而败”的印象来说,是因为镇南关之战被清军前线将领夸大战功。镇南关之战中,冯子材在汇报法军战损时说清军毙(伤...
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3月23日,67岁的晚清名将冯子材率军在镇南关前隘歼灭侵华法军主力,取得了名震中外的“镇南关大捷”。然而在“中法战争”爆发之际,慈禧太后因广西被法军侵扰而深感忧虑,最终只得请出年近古稀的“萃帅”冯子材(号萃亭,故时人称之“萃帅”)。然而曾国藩却对此提出强烈质疑,抨击冯子...
法军方面,从1885年2月初组建谅山远征军开始,尼格里的部队在山区连续作战1月有余,后勤补给困难,至镇南关时已是强弩之末。第一次攻打镇南关虽然轻易得手,但由于后勤原因不得不放弃。在3月24日第二次对镇南关发起攻击时,尼格里因为轻视清军,坚持在兵力不足、敌情不明的情况下发...
广西镇南关大捷,是由清朝将领冯子材领导的抗击法国侵略者的一次战役,在镇南关(今友谊关)一带,成功击退进攻镇南关的法国侵略军,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而这次胜利,也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1883年法国军队攻越南顺化,强迫越南订立《顺化条约》,以使越南脱离中国的藩属国地位,成为法国的保护国,消息...
镇南关大捷,又称“谅山大捷”,是中法战争关键的一役,也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史上战果显赫的战役之一,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883年,法军向清军发起进攻,挑起中法战争。清军缺乏准备、配合不力,在各个战场上接连失利。光绪十一年(1885年)二月,法军直扑中越边境的谅山、镇南关,不战而得谅山,并一度闯入镇南...
镇南关大捷是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3月,在中法战争中,清军在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大败法国侵略者取得重大胜利的著名战役。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镇南关(今友谊关)1883年法国军队进攻越南顺化,强迫越南订立法安《顺化条约》,意使越南脱离中国的藩属地位,成为法国的保护国,引起中国清朝政府朝野大哗,慈禧太后大为...
二月,取得镇南关大捷。于是,傅亲自督兵出去追剿敌人。他再次战斗并取得了胜利。 2月13日,攻克狼山。乘胜进观音桥,攻克古松。他计划攻击船头的各个部位,干掉沿途的敌人。奉解令,解兵而回。 “这个案子也许没有什么结果,但说明潘鼎新的抗法功绩是客观存在的,是无法抹杀的,我们应该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6。镇...
镇南关大捷 前言 镇南关之战,发生在1885年3月,是中法战争后期陆地战场上的一次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清军取得了一次难得的胜利,这场胜利是中国近代五次反侵略战争中的唯一一次大捷,也被誉为“中西战争第一大捷”。取得这样难得的胜利,本来应该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然而清廷借此战役胜利之余威与法国进行和谈,签订《中法...
镇南关大捷,又称“谅山大捷”,是中法战争关键的一役,也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史上战果显赫的战役之一,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883年,法军向清军发起进攻,挑起中法战争。清军缺乏准备、配合不力,在各个战场上接连失利。光绪十一年(1885年)二月,法军直扑中越边境的谅山、镇南关,不战而得谅山,并一度闯入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