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胃散 调胃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普济方》卷六。具有健胃和肠之功效。主治小儿冷痢。组成 人参,陈皮,苍术,粉草,白茯苓,厚朴,肉豆蔻,扁豆,薏苡仁,山药,桔梗,缩砂仁,石莲肉、白术各等分 用法用量 上为末。猪肉拌食。功用 健胃和肠 主治 小儿冷痢。
调胃散--《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处方】大黄(锉,炒)1两,当归(切,焙)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桃仁(去皮尖双仁,麸炒)1两,生干地黄(焙)1两,菖蒲(锉)1两,鳖甲(醋炙,去裙襕)1两,柴胡(去苗)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透)3分,秦艽(去苗土)3分,黄连(去须)3分,桂(去粗皮)半两,吴茱萸(汤洗去...
调胃散具有健胃和肠之功效,能达到比较好的行气开胃以及燥湿运脾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冷痢。调味散是比较常见的中医方剂,药名里面成分主要包括人参、陈皮、苍术以及白茯苓和肉豆蔻、扁豆、山药等,同时还能起到比较好的清热解毒效果,当腹部产生了不适或者大便次数增多,可以通过喝调味散。
1、调胃散_御药院方卷三_方剂树调胃散_御药院方卷三_方剂树11.原方41.1.组成:藿香2两,甘草(炙)2两,陈皮(去白)2两,半夏曲(每1两用生姜3两半)2两,厚朴(每1两用姜1两拌制)2两。41.2.功效:阴阳气不和,三焦痞隔,五劳七伤,山岚瘴气,八般疟疾,四时伤寒,头目肢节疼痛,心腹胀满,呕逆恶心,痰涎咳嗽,...
调胃散 《仁术便览》调胃散 治阴阳气不和,三焦痞膈,五劳七伤,山岚瘴气,八般疟疾,四时伤寒,头目肢节疼痛,腹胀满,呕吐恶心,痰嗽,手足虚肿,五种膈气,噎塞寒热,水泻诸痢,脾胃不和,饮食减少,并治。 藿香甘草(炙)陈皮(去白)浓朴(去皮姜制)半夏曲(每一两用生姜三两半制)上五味,各二两同为细末。每服四钱,...
木香调胃散 以木香钱半、陈皮为主要组成药物的药方 木香调胃散 药物组成:木香钱半,陈皮钱半,甘草钱半,三棱1钱,莪术1钱,车前子1钱,大腹皮1钱,红豆1钱,砂仁1钱,苍术1钱,木通1钱,山楂1钱,萆薢1钱,姜皮5分。处方来源:《胎产新书》。方剂主治:经来遍身浮肿。用法用量:空心服。
调胃散_普济方卷三九六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doc,PAGE10 调胃散_普济方卷三九六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TOC \o 1-3 \h \z \u 调胃散_普济方卷三九六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 1. 原方 5 1.1. 组成:人参(去芦)、陈皮(去白)、白术、苍术、白茯苓(去皮)、桔梗(炒)、缩砂仁、厚朴(姜
小儿疳积是由于小儿喂养不当,或其他疾病的影响,致使脾胃功能受损,气液耗伤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慢性病证。临床以形体消瘦,饮食异常,面黄发枯,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为特征。本病发病无明显季节性,5岁以下小儿多见。古代证被列为儿科四大要证之一。 方歌:小儿调胃山药曲,半夏藿香炒枳壳,谷麦二芽香陈皮,消食化积病可痊。
厚朴煮散2 【别名】 调胃散 【处方】 厚朴(去粗皮)1两,藿香叶1两,半夏(三味用生姜8两同为末,淹1宿,焙)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甘草(生)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哕逆恶心,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