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日喀则仁布江嘎尔),属四大藏戏流派之一,系蓝面具派,创建于明代帕竹地方政权时期,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仁布江嘎尔藏戏原名叫“斑典江嘎曲宗”,因产生和流传于现今仁布县仁布乡江嘎曲宗而得名。藏戏(日喀则仁布江嘎尔),创建于八世达赖喇嘛时期,八世达赖生于西藏南木林”多吉·常“,八世达赖喇嘛被...
藏戏(山南雅隆扎西雪巴),西藏自治区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历史渊源 藏戏的藏语名叫拉姆,意为“仙女”。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姊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技等...
藏戏(日喀则南木林湘巴),西藏自治区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历史渊源 藏戏的藏语名叫拉姆,意为“仙女”。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姊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技...
藏戏(南木特藏戏),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南木特藏戏早期是在拉卜楞寺二世亲自授意倡导下,由贡塘·丹贝准美仿效西藏藏剧的表演形式,将藏族传记文学名著《米拉日巴道歌》中猎人受教化的一段故事改编成剧,这是甘南南木特藏戏的雏形。南木特藏戏大都以歌颂正面人物为主,用...
藏戏(尼木塔荣藏戏),西藏自治区尼木县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尼木县地处西藏自治区中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系前后藏结合部,是藏戏的流传地。尼木塔荣藏戏属藏戏中的白面具旧派,是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古老剧种。尼木藏戏班,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改演蓝面具戏,剧目也由演《诺桑王子》一种而...
藏戏(巴塘藏戏),四川省巴塘县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巴塘藏戏是康巴藏戏的一个流派,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康巴藏戏藏语称作“江嘎冉”,是藏戏四大流派之一,形成于清代顺治十年(1653年),其后又在巴塘不断发展,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藏戏演出样式。巴塘藏戏的演出分为舞台演出和坝子演出两种,而以坝子...
黄南藏戏萌芽于青海黄南州同仁县隆务寺,因主要流行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而得名,又称“隆务寺藏戏”,是安多藏语区较早诞生的一个藏戏剧种。隆务寺始建于14世纪,初为藏传佛教萨迦派寺院,后于夏日仓一世噶丹嘉措(1607—1677)时改宗格鲁派,并建成显宗经院。噶丹嘉措一生编创了很多有关佛教的文学作品,其中“...
格萨尔藏戏发源于四川德格县竹庆寺(属藏传佛教宁玛教派),1870年开始编演,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格萨尔藏戏的创始人为竹庆寺第五世寺主土登·曲英多吉活佛,他主持了格萨尔藏戏的编演,从剧本到曲调、面具、服装、动作,皆亲自过问。编排出的藏戏在竹庆寺破九节上正式跳演,剧中角色包括格萨尔的30员大将、...
藏戏(青海马背藏戏),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2008年6月7日,藏戏(青海马背藏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Ⅳ-80。历史渊源 马背藏戏是在西藏藏戏基础上创立的独特剧种,它以草原为背景,以马背为舞台,在马背上再现英雄故事。这一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