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丝·莱辛早年结过两次婚,后都离异。莱辛是她第二任丈夫的姓,直到多年后他作为东德外交官遇刺殒命,她才知道他是克格勃特工。第二次离婚后一直没再婚的多丽丝,曾因情史丰富,被正统的文学界看轻,甚至遭到罗素公开嘲讽挖苦;也因为没有把与第一任丈夫的孩子带在身边,而被媒体指责为“抛弃孩子”的母亲。对于...
诗人莱辛认为诗以语言、声音为媒介,诉诸听觉,其擅长的题材是持续于时间中的全部或部分 “事物的运动”...
特奥多尔·莱辛(Theodor Lessing,1872年2月8日-1933年8月31日),德国犹太人哲学家。生平 1872年出生于德国汉诺威的一个犹太家庭,大学先后在弗莱堡、波恩及慕尼黑攻读医学。1907年起在汉诺威大学担任哲学讲师。魏玛共和国时期莱辛强力反对兴登堡担任德国总统,1933年时为了躲避纳粹而搬迁到捷克斯洛伐克,同年8月在捷克遭...
莱辛:到十九号房间去 多丽丝·莱辛(1919.10.22-2013.11.17) 英国作家。2007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她为“女性经验史诗的抒写者,以怀疑、激情和远见审视了一个分裂的文明”。今天是莱辛逝世七周年,我们分享莱辛经典名作《到十九号房间去》的节选,感受莱辛对女性经验史诗般的抒写—— 到十九号房间去(...
我觉得莱辛对中国非常关注,包括前边王智涵提到《金色笔记》里面安娜想象自己的灵魂穿越到中国,看到一个劳动着的农村妇女与她共情。我们也能看到莱辛关注中国的文艺创作,她曾经在1993年的时候访华,她说我想见张艺谋,中国作协就给她安排了。她说看过《菊豆》和《大红灯笼高挂》,从张导身上感受到中国人的质朴的优良品质。
莱辛在《汉堡剧评》中坚决反对以法国古典主义戏剧作为德国戏剧的榜样,他认为法国古典戏剧中的人物大多是国王、公侯或贵族一类的上层人物,他们讲着崇高的语言,演着壮烈的悲剧,但却不能打动人心。 在《汉堡剧评》中,莱辛还强调,作家模仿自然和人生的目的是教育人,为此作家的模仿要着眼于事物的本质方面,他有义务来选择,...
莱辛寓言(Lessing's Fables)是莱辛所写的寓言。莱辛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的伊索、罗马和菲得路等人,但经过改写,赋予了新意,都同当时德国社会中的政治斗争、思想斗争以及文艺斗争息息相关,因而有着强烈的现实感。故事道理 例如,在《水蛇》、《仙女的礼物》、《绵羊》、《被保护的羔羊》等篇中,通过对蛇、狼...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2013) 英国作家。2007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她为“女性经验史诗的抒写者,以怀疑、激情和远见审视了一个分裂的文明”。 2020年的诺奖作家刚刚产生,小编跟读者一样,很开心又会有一位伟大的作家将跟更广大的读者们见面。同期,我们悄咪咪地出版了一本13年前同样喜获诺奖...
在前互联网时代,莱辛就对群体意识和群体行动做出了上述警告——《画地为牢》首次出版于1987年——而在当下,群体控制和意志操作的手段必定比当时更加隐蔽高明,而饱含“你们该死,我们得救”心态的群情激愤亦愈演愈烈。经出版社授权,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节选了《画地为牢》的第五篇《社会变革实验室》。在这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