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类腹证一般可选用柴胡与芍药合剂,如柴胡桂枝汤之类。 图9—10心下支结示意图 8.胸腹动悸动悸系腹动脉搏动而显现出来的一种跳动,体瘦者在腹诊时易从腹部表面望到,并可通过指掌感到一种腹部他觉症状。如果诊者感觉不到,仅患者自我感觉到的则叫悸,即自觉心跳不安的感觉。动悸的部位因病情而异,如有心下悸...
里急是腹肌挛急之意腹壁皮里牵制拘挛腹直肌紧张腹内痛或无腹直肌拘挛而因腹膜炎之腹膨胀鼓突或肠蠕动亢进出现皮起出没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等实证里急可于见大建中汤之脾胃虚寒寒凝气滞胃肠挛急 【《中医腹诊学》腹证十纲】精 腹证十纲即痞、满、硬、结、紧、软、动、音、痛、不仁十个胸腹部主要...
其子即吉益南涯始得其(当归芍药散)用法,治验及多”,汤本求真说:“吾国用此方,殆自南涯氏始。余用之者,亦氏治验之赐也。”陆渊雷《伤寒论今释》汤本求真《皇汉医学》多引用吉益南涯医案,且基本以腹证为主,故于其医案学习后,可得“临证版的当归芍药散腹证图”。
(3)柴胡加芒硝汤证腹证特点:①胸胁满,同胸胁苦满;②从两胁下夹任脉拘急结实状,如二根竹子直立至小腹;③心下坚如有竹支撑,腹中有立竹感。 (4)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腹证特点:脐上悸动。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腹证近似于大柴胡汤,上腹部膨满、胸胁苦满、屡屡有脐部悸动。 (5...
我发现,在临床上,如果一个人的疾病不是很严重,通常不会出现腹证。通常,他们仅会出现一些表面上的症状,如食欲不振、睡眠不好或大便异常等。腹证通常不会出现。然而,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一旦发现他们的腹证出现某些情况,这通常意味着这个疾病已经累积了很长一段时间,可能已经超过了几个月,甚至是以年来...
通过腹诊,可辨识腹证,构建方证与腹证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指导临床用方用穴,提高诊疗效率。中医四诊有望闻问切四诊。其中切诊不但指切脉,亦包括腹诊(当然,腹诊以切为主,亦含有望诊)。腹诊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内经》和《难经》。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书中曾多次提到腹部的“按之”。比如:“...
腹证的表现与成因 祖国医学的腹诊属于切诊的范畴,它是以判断腹部的痛、胀、濡、鞕以及拘急为特征。仲景在论中把腹部划分为心下、胁(包括胸胁)、胁下、脐下、脐、少腹等六个部位,论中有关腹部诊断与治疗的条文凡一百余条,约占全书的四分之一强,可见仲景对腹证诊治的重视。
《腹证奇览》为日人稻叶克及其弟子和久田寅所著,为伤寒派腹诊的代表作之一,同时融入了难经派腹诊的部分内容;图文并茂,互明腹诊之法;理术同论,详细阐述方证之规;比较客观而全面地总结了腹证的辨证论治规律,被日本汉方医家奉为圭臬。本书颇得伤寒大家刘渡舟先生赞赏。作者简介:梁华龙,男,汉族,1958年生,河南南召...
中医类古籍善本:腹证奇览(稻叶克)2021-01-15 nqj0108 + 关注献花(0) 来自:nqj0108 > 《古籍》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中医秘方古籍善本 备急灸方 中医类古籍善本:補註黃帝内經素問 中医秘方古籍善本 戴元礼 余时雨 吴勉学 秘传证治要诀 中医秘方古籍善本 永乐大典.儿字.小儿证治 中医古籍善本《天花谱史》下 ...
导读:今天继续学习“腹证十纲”。 6 软 软,是腹肌绵软无力,稍有反抗,如按棉花袋,甚或如指入灰中之感。此证妇女最多,或见于少腹不仁、麻痹患者。 但也有小腹如敦,腹皮微厚,压之微有硬象的常人。此小腹膨软敦厚是体肥的原因,与气滞之胀满松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