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兴宁县志》记载,罗学旦“旋补大城知县,在任三年,以河工被议,谪戍,进《乌鲁木齐赋》,遂复原职。”清代兴宁籍的考据家胡曦曾亲眼见过该赋的初写本,写本用云蓝金花笺书写,凡三十四版,版长五寸,广三寸二分,一帧六行,行十六格,空三格抬写,每行凡十三字,泥金书,末署“原任直隶大城县给衔知县臣罗学旦...
罗学旦任教习时,“谨礼节、严课程,弟子入见虽燕闲必正衣冠,否则面折之”,主管官员和硕简亲王很敬重他,认为他教训有方,特赠匾一方。某次皇帝巡视国子监,由罗学旦进讲四子书,深得意旨,特写一“福”字以赐。罗学旦声音洪亮,大学士于敏中私下告诫他,罗学旦反驳道,我是在代圣贤立言,理当如此。 展开剩余83% 评论...
”等诗句可知,罗学旦模仿左思《三都赋》创作《乌鲁木齐赋》,是在谪戍乌鲁木齐五年之后的湖北归途之上,时间是与林良铨苏州分别十二年后即约在乾隆三十二年。《乌鲁木齐赋》序中有言“恭奉慈庆”,推断罗学旦完成该赋后进呈的时间是在乾隆生母崇庆皇太后八十大寿的乾隆三十六年。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罗学旦,清朝...
罗学旦(1707-1781),字次周,号鲁亭。雍正十三年,28岁的罗学旦以拔贡的身份踏入官场,初充正白旗官学教习。八旗官学是清王朝教育八旗贵族子弟的学堂,隶属于国子监,教学严谨。罗学旦任教习时,“谨礼节、严课程,弟子入见虽燕闲必正衣冠,否则面折之”,主管官员和硕简亲王很敬重他,认为他教训有方,特赠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