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胎器是指:用两种深浅不同、反差较大、对比度较强的胎土相向揉合,拧绞在一起,使其器表形成深浅不一、疏密不等、变化多端的艺术纹理,绞成新的泥料或者直接拉拉坯成型,然后上釉入窑烧造而成,这样的器物称之为绞胎器。绞胎器所使用的胎土一般多用白色胎土和褐色胎土。三、绞胎器有什么特色之处?绞胎器...
据悉,这种层层叠叠的纹饰,被称为“绞胎”技法,由于制作难度极高,导致全国范围内出土的绞胎器极为稀少,甚至元代以后技艺失传,所以目前保存在博物馆中的每一件“绞胎”文物,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绞胎器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包括陶土过滤、胎泥揉练、拉坯、贴敷、粘接、刮削、修整、干燥、磨光、施釉、焙烧...
绞胎瓷器历来出土的只有上述各类器物。1972年陕西乾县唐懿德太子墓出土了一件绞胎骑马俑,人马全部是绞胎,这是目前绝无仅有的一座绞胎瓷塑。它的制作工艺比盘盌等圆器的难度要大得多。唐·三彩绞胎骑马狩猎俑局部放大图
拾稻陶艺|专题教学 好看的绞胎花器教程来了,绞胎高脚盘是一种结合了绞胎工艺与高脚设计的陶瓷器皿,其独特之处在于其表面和胎体内部都呈现出由两种或多种不同颜色的瓷土绞揉而成的纹理。#陶艺 #陶艺培训 #拾稻陶艺 #拉胚 #我的手工日常 - 景德镇拾稻陶艺培训于20240729发布
这几样绞胎器,都出自绞胎瓷名匠祝琛之手。 当人人都在模仿西方绞胎时,他将中国人的浪漫融入绞胎,做出“画画都达不到细腻程度”的重瓣莲花绞胎作品。 在景德镇,做绞胎遇到难题,初学者都会请教祝琛,国外手艺人也慕名前往学习。 此次物道众筹,为大家带来祝琛首创纹样绞胎瓷:莲瓣系列、海上明月系列。 每一个都是祝琛...
唐代绞胎瓷标本。绞胎陶瓷亦称“绞泥”,大唐盛世盛行金银器,绞胎瓷是模仿黄金器的“金光闪闪”效果。绞胎是唐代陶瓷业中的一个新工艺,唐代以前尚未出现,靖康之变后失传,故现存的每件绞胎器都是国宝,如今更是一片难求。 - 官窑沈(明清瓷器研究)于20241011发布在抖音
两宋绞胎纹路,用今天的观点分类,有麦穗纹、席编纹、水波纹、羽毛纹、涡纹等等。 这些纹饰,细看时,有一种冷静的“理性”。 关于绞胎瓷的来源,其实有很多种说法。除了“琉璃器说”这个说法之外,孙机先生认为和“瘿器”相关;杨静荣先生认为和“犀皮漆”相关。
而在绞胎器之中较为独特的是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唐代绞胎骑马俑,这件骑马俑是现今唯一一件绞胎骑马俑,出土于唐懿德太子墓,该墓是一座规格很高的唐代贵族墓葬。 对于其工艺的讨论存在多种看法——《中国陶瓷史》中提出:"1972年陕西乾县唐懿德太子墓出土了一件绞胎骑马俑,人马全部是绞胎,这是目前绝无仅有的一件绞胎瓷...
唐代-绞胎器物 公元618-907年,绞胎是唐代一种新颖陶器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系用白,褐两色或多色陶土相糅合,按需要切成片后贴于器物表面,有的产品整器胎体相绞而成,然后施釉烧制而成。纹饰多样化,最常见的是木理纹,颇具艺术特色,因年代久远完整器形非常珍贵。
大凡制磁工艺,或色釉变幻,或彩绘装饰、雕刻、镂空、圆塑,或由于窑内的气氛、火候差异而发生釉料色彩之变化,工艺尽达极致,这就是始于唐代的、将仿犀皮漆器工艺特点运用到制瓷中而形成———绞胎瓷。 唐代黄油绞胎三足炉 绞胎瓷亦称“绞泥”、 “透花瓷”,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土揉和在一起,然后相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