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气血积于肝络,少腹两旁,石疽坚肿,木不知痛。姑拟温消,冀其不溃乃吉。 当归 赤芍 桃仁 茯苓 肉桂 清半夏 陈皮 甘草 延胡 楞子 生姜 湿瘀凝滞经络,委阳穴石疽坚肿,色紫 ,及内侧足肚木肿,夜分热痛。将来难于收敛,急为利湿化凝,以冀收束为要。 生首乌 归尾 甘草 没药 连翘 川萆 赤芍 桃仁 黄柏 ...
石疽 石疽是发生于浅表淋巴结的恶性岩肿,因其状如桃核,皮色不变,肿块坚硬有弹性或坚硬如石,难消难溃,不痒不痛而得名。属于阴疽的范畴。相当于西医的恶性淋巴瘤。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称本病为石痈,《外科理例》、《疮疡经验全书》等都对石疽作了论述。清代吴谦等编著的《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阐明...
石疽是发生于浅表淋巴结的恶性岩肿,因其状如桃核,皮色不变,肿块坚硬有弹性 或坚硬如石,难消难溃,不痒不痛而得名。属于阴疽的范畴。相当于西医的恶性淋巴瘤。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称本病为石痈,《外科理例》、《疮疡经验全书》等都对石 疽作了论述。清代吴谦等编著的《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阐明了...
石疽,病名。疽之發於肌膚而堅硬如石者。《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三:「此由寒氣客於經絡,與血氣相搏,血澀結而成疽也。其寒毒偏多,則氣結聚而皮厚,狀如痤癤,硬如石,故謂之石疽也。」多生於頸項、腰胯或腿股間之腫塊,狀如桃李,皮色如常,堅硬如石,逐漸增大,難消難潰,潰則難斂。疑似瘤腫,當辨證確診,施...
《外科症治全生集》所载石疽,从其症状描述上看,大致相当于现代医学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颈部恶性淋巴瘤,鼻咽癌并颈部淋巴转移等,以及多种肿瘤的颈部转移性淋巴癌。兹将王洪绪关于石疽的辩证论治体系加以整理,以飨同参。 王洪绪及《外科症治全生集》
石疽是生于颈项、腰胯、腿股间或全身其它部位的核块。因质坚如石,故名石疽。此病多由寒凝气滞所致。分上、中、下石疽。下石疽常发生于膝盖及其两侧,形如鸡卵,坚硬如石,活动时患部疼痛,皮色不变,无红,无热,难消难溃,即溃难敛,脓水清稀,每夹有豆腐脑样物质。中医应用 一、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
石疽概述 石疽定义 石疽是一种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硬结、肿块或溃疡 石疽的症状包括皮肤红肿、疼痛、瘙痒、溃烂等 石疽的病因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等 石疽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石疽是由细菌 1感染引起的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
单词石疽 释义石疽 ①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生于颈项、腰胯、腿股间或全身其他部位的核块。因质坚如石,故名。多因寒凝气滞所致。分上、中、下石疽。状如桃李,皮色不变,坚硬如石,渐渐增大,难消难溃,既溃难敛。类似肿瘤。体实者治宜和营行瘀,散寒止痛。服没药丸或阳和汤加减,外敷捣烂之商陆...
治石疽坚鞕,皮色深赤,恶寒壮热,一二日未脓者下之,升麻汤方: 升麻连翘玄参大青大黄(剉,微炒,各一两)败酱络石 白敛(各半两) 生地黄(二两) 上九味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入芒消一钱,去滓,空心,温服,微利三两行,未利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