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音琤尼是一种民间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凤山、巴马等地。简介 琤尼:壮族拉弦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凤山、巴马等地。“琤”为壮语“七”的语音,“尼”是壮族民间对乐器的统称。也称“壮族七弦琴”或“瓦琴”。明初已在广西西部流行,至今已有600年历史。琤尼形制古朴,由共鸣箱、岳山、...
中音琤尼是壮族拉弦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凤山、巴马等地。乐器介绍 壮族拉弦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凤山、巴马等地。“琤”为壮语“七”的语音,“尼”是壮族民间对乐器的统称。也称“壮族七弦琴”或“瓦琴”。明初已在广西西部流行,至今已有6O0年历史。琤尼形制古朴,由共鸣箱、岳山、...
#三姐话广西# 【壮族七弦琴——琤尼】琤尼是壮族的拉弦乐器。在壮语中,“琤”是“七”的意思,“尼”是对乐器击打、拉奏的统称,所以琤尼又称作“壮族七弦琴”或“瓦琴”。上世纪80年代初,音乐人对琤尼进行了升级改造,加大共鸣箱、增强音量,琴弦由原来的7根增至16根,丰富了演奏技巧,音色也更优美了,琤尼...
改革琤尼,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音乐工作者们,借鉴其它乐器,曾先后对琤尼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改革。将共鸣箱增宽、加大,使音量显著增强,有的增加琴弦,有的增设指板,有的改变琴柱排列,使音域得以扩大,演奏姿势也相应地有了改变。这些改革,有效地促进了尼演奏技巧的丰富和音乐表现力的提高。第一次...
通过拉弦产生动人的音符。坐姿演奏时,琤尼展现出别样的优雅,琴身斜倚在左腿上,左手轻轻转动琴身调整音高,右手则随着旋律的起伏调整弓的运动轨迹。在演奏过程中,左手与右手的配合至关重要,音高变化的控制和旋律级进的运用是其核心技术,大跨度的音符跳跃相对较少,更注重音阶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90年代初期,孔宪钊先生的改革琤尼更是别具一格。他将面板厚度减薄,琴箱尺寸调整,以提高音量和音质。借鉴扬琴的排列方式,他改变了琴柱的排列,使得音域扩展,甚至允许根据音乐需要调整音阶关系。这种改革性的琤尼在1993年的广西国际民歌节上崭露头角,得到了音乐界和专家的赞赏。
琤尼结构独特,主要由共鸣箱、岳山、弦轴、琴柱、琴弦和琴弓等部件组成(见图)。共鸣箱,即琴体,呈卧式半圆形,由面板和底板胶合而成。面板选用桐木,常见泡桐木,通过切割整块原木,形成半圆拱形,内部掏空成半管状,圆槽经过刨光处理,呈现出半圆形的琴面,厚度一般为0.7至1厘米。底面则使用松木或...
琤尼,是一种源自壮族的拉弦乐器,它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魅力。这种古朴的乐器以其柔和而清晰的音色,常常在独奏和合奏中展现出精彩的表现力。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河池地区,特别是东兰、凤山、巴马等桂西北的壮族山区有着广泛的流传。在壮族的语言中,"琤"代表着壮语中"七"的发音,而"尼"则...
琤尼是壮族拉弦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凤山、巴马等地。 琤尼:壮族拉弦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凤山、巴马等地。“琤”为壮语“七”的语音,“尼”是壮族民间对乐器的统称。也称“壮族七弦琴”或“瓦琴”。明初已在广西西部流行,至今已有6O0年历史。 琤尼长65 厘米,宽17 厘米,高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