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贵州苗族 2.云南苗族 鼓藏节一般指牯藏节,也称“吃牯藏”、“吃牯脏”、“刺牛”,是黔(贵州)东南、桂(广西)西北苗族、侗族最隆重的祭祖仪式。节日由苗族各姓牯脏头组织。一般在历史上关系较密切的村寨间进行,牯脏节有小牯大牯之分。小牯每年一次,时间多在初春与秋后农闲季节,吃牯村寨杀猪宰牛邀请亲友...
苗族牯藏节 苗族牯藏节是贵州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区是雷山县。传承保护 2005年12月2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通知(黔府发〔2005〕27号)》,苗族牯藏节被列入贵州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苗族是一个善良、朴实、具有良好道德观念的民族,这种品质在“牯藏节”得到了充分体现。怎雷村“牯藏节”期间,人们都要说一种特定的“牯藏语”,如杀猪叫“抠干兰”,用火照明叫“拖哈”,杀猪刀叫“叶子”,吃饭叫“扒沙子”,送客回家叫“龙麻” 等等,禁忌说粗话、说脏话,不好的...
牯藏节是苗族古老传统的信仰类型节日。既有祭祀祖先的内容,亦有祝愿丰收的含义。历史上的这种活动一般每十三年举行一次,盛行于贵州的黔东南。但由于它的仪式庄重、礼节繁锁、消费很大。因此,近几十年来在大多数苗族地区已消失,惟黔东南的榕江、从江县还举办过一两次牯藏活动。
从这个传说可以看出,牯藏节是苗族通过祭祀天地、祖先以团结族民的节日。传说当时苗族有12部落,因此该节日每年举办一次小祭,每隔12年举办一次大祭。每年牯藏节,苗民都会杀牛祭祖,以荐宗庙。遇到大牯藏节,则会提前三年准备大牯牛,并会举办斗牛、跳芦笙、跳铜鼓、投火把、舂米、背水养鱼、抹花脸等民俗活动,...
其牯藏节是黔东南、桂西北苗、侗族最隆重之祭祖活动;又名鼓藏节、吃牯脏、刺牛等;十三年过一次。譬如西江苗节,牯藏节最隆重,内涵最丰厚;鼓,苗神之象,故以鼓为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起源一曰古之祭祖记录于创世歌,因苗无文,然能歌善舞,故歌为苗之最。枫香树在上古为女神所伐,根...
近日,从江县月亮山腹地各村苗族同胞又到相继吃牯藏的时候了。节日期间,大家欢聚一堂,开展祭祖、民族歌舞表演等活动,庆祝丰收,祈求平安康泰,合奏出一曲民族团结和谐曲。 牯藏节又称吃牯藏,是月亮山腹地苗族同胞最为隆重,在从江县月亮山腹地的各村苗族同胞牯藏节不尽相同,有时隔8年、10年、12年、18年、30年一次...
当地百姓欢度“牯藏节”。2022年11月19日,持续十余天的西江千户苗寨庆祝十三年一度的苗族“牯藏节”系列民族民间传统活动终于圆满落下序幕。据悉,2022年11月8日至19日,是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10余个村寨苗族同胞13年一度的“鼓藏节”。节日期间,当地村民家家宰猪祭祖,走亲访友、亲人客人欢聚一堂,举行隆重的...
牯藏节又称“吃牯藏”或者祭祖节,是苗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贵州省从江县加勉苗乡没有清明节,把所有的祭祀活动放到牯臧节祭祖仪式的这几天。牯臧要根据当地民俗规定,各氏族有时隔8年、10年、13年、18年、30年一次,甚至有的隔40年不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