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款识,有二义:一、指书画作上的署名后款,二是古代神鼎彝器上铸刻之文字。 引证解释 1.古代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 《史记·孝武本纪》:“鼎大异於众鼎,文镂毋款识。”裴駰集解引韦昭曰:“款,刻也。”司马贞索隐:“按:识犹表识也。”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文》:“一夜,雷电风雨暴作,翼旦山折...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款识是指书法或绘画作品上的款项和题词,也可指作品上的署名。在古代,书法家和画家在作品上常常会写下自己的姓名、年代、题词等信息,以表明作品的作者和完成时间。款识在作品中起到了标识作者身份、留下作者印记的作用。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款识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书法或绘画作品...
由于嘉靖皇帝掌国长达45年之久,明代嘉靖后期,景德镇御器厂掌写款识的陶艺家另换他人,尽管其署款沿用前辈字体,但字体风格毕竟有所变化,例如“靖”字左边的“立”下移,“嘉”字中间一横加长。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官窑瓷器的款识书写也多用青花,而珐...
到清末吴昌硕、赵之谦时甚至有时款识的艺术价值还在印文之上。 款识的艺术发展 讲篆刻的历史发展不能不提的一个名字就是文彭,后人誉为“篆刻鼻祖”,很多学者认为是文彭首创了边款,我觉得并不确切,这里的边款是我们现在认为的印章的边款,也就是相对狭义的篆刻印章的边款,而不是广义的只是在印章中铸、凿简单款识的...
意思是说,款识就是铸刻在青铜器上面的文字。这类文字除了记录的内容外,末尾大都写着制作人的名字和铸造的目的。后来逐渐演变延伸到书画、陶瓷等品类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亮点,款识不仅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这些作品增添了鲜活的内容,而且也成为作品断代的重要依据、鉴别文物真伪的基本手段。其中的书画...
一、中国古代瓷器的特殊款识-堂名款 堂名款一般是指在订烧的瓷器上刻印自己的堂名、室名、斋名、殿名、书房名、馆名等。堂名款可以说是私人藏瓷的一种标志。二、中国古代瓷器的特殊款识-吉语款 吉语款一般是指在陶瓷上刻印有幸福吉祥或者祈求祝福的词语,如“金玉满堂”、“天下天平”、“福寿康宁”等。三、...
款识,古代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汉书•郊祀志下》:“今此鼎细小,又有款识,不宜荐见于宗庙。” 宋 文同 《墨竹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墨竹图》乃文同代表作, 绢本水墨, 纵113.6厘米,横105.4厘米。 画一枝低垂而又“S”形倔曲向上的墨竹。 用凝重圆浑的中锋画竿, ...
细读《篆刻学》:篆刻的“款识”读《篆刻学》接近技法部分的尾声,是款识部分。款识如书法创作之落款,是篆刻创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一个人学会刻印,还不算是一个完备的印人,还得学会刻边款。老办法,还是原文照读,另加解说:署阴文款字之法,刀杆宜直立,纯用单入切刀,使字之波磔自然显露,...
其次还应仔细观察款色。例如明、清瓷器款识多以青花为主,明代款的青花颜色若用放大镜照视,多是深厚下沉,清初仿品也大致如此。道光以后的仿品青色则散涣,而且浅淡上浮。尤其是宣德款色往往在同一器物上呈现黑、蓝、灰等几种颜色,这一点虽不美观,但是后世绝难仿效的特征。自明正德至清代末期的款色增加甚多,...
款识(zhì) 这两个字,在品古书画时一定会用上。在书、画上的款识,也称“题款”或“款题”,指在书画作品正文之外所题写的文字、印章、甚至是花押,例如宋徽宗的“天下一人”花押。文字内容则通常为姓名、时间、地点。 题跋 写在书籍、字画、碑帖等前面的文字叫“题”,后面的文字叫“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