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仪祉认为,在黄河中上游开展防止土壤侵蚀、减少冲刷的同时,应兴建水库,可以“最经济、最有效,兼能减轻下游之河患与上游之河患。其工程以施于陕西、山西及河南各支流为宜。黄河之洪水,以来自渭、泾、洛、汾、雒、沁诸流为多,各作一蓄洪水库”(《黄河治本计划概要叙目》)。 四、水土...
李仪祉(1882年-1938年),原名协,字宜之,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人,水利学家和教育家,中国近现代水利建设的先驱,历史治水名人。 主要功绩 李仪祉主张治理黄河要上中下游并重,防洪、航运、灌溉和水电兼顾,改变了几千年来单纯着眼于黄河下游的治水思想...
1927年,李仪祉任华北水利委员会委员长。他的三侄李赋林,迢迢千里由西安到天津找叔父,希望能在叔父手下工作。他以为,以李仪祉的权力,安排工作应该只是一句话的事。没想到,李仪祉却毫不徇私,果断拒绝了李赋林的求职要求,打发他回陕西去了。李仪祉在工地工棚 后来在泾惠渠建设中,李赋林从最基层的工作干起...
李仪祉(1882-1938)名协,字仪祉,陕西蒲城人,著名水利学家和教育家,我国现代水利建设的先驱,秦腔剧作家。他是易俗社创始人李桐轩的次子。李仪祉8岁就读,16岁时(1898)考中同州府第一名秀才,深受陕西提学使叶伯皋的赏识。次年,被推荐入泾阳崇实书院读书,学习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等著作,开始接触...
李仪祉,秦腔现代剧,由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副团长王新仓领衔主演。由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副团长王新仓领衔主演。全剧由“学成归国”“旱园春风”“为民请命”“河海育人”“泪洒洛水”“鞠躬尽瘁”六个篇章组成,用感人至深...
李仪祉 李仪祉(1882~1938)原名协,字宜之,后改仪祉。陕西蒲城人。父亲李桐轩、伯父李异材,均为学界骄子,又是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的会员。他从小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和爱国主义的熏陶。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与胞兄约祉参加同州府试,名列榜首。是年入泾阳崇实书院,后又入三原宏道书院深造,受陕西著名爱国教育家刘...
11月9日,在中国近现代水利先驱、我校水建学院创始人李仪祉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李仪祉先生塑像落成典礼在水建学院新楼前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李兴旺致辞。校长吴普特和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世烺教授共同为李仪祉先生塑像揭幕。师生代表向李仪祉先生塑像敬献花篮。学校举行李仪祉先生 诞辰140周年纪念活动 副校长房...
李仪祉(1882-1938),中国近现代水利先驱、著名的水利科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水利奠基人”和“亚洲近代水利科技先驱”。 李仪祉早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先后两次留学德国,攻习水利。归国后,兴教办学,传播西方水利科学技术,培养水利人才。1931年,李仪祉创建了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现中国水利学会前身),主持创办...
词语李仪祉 拼音lǐ yí zhǐ 注音ㄌ一ˇ 一ˊ ㄓˇ 详细解释 ⒈ 水利学家。原名协,字宜之,后改名仪祉,陕西蒲城人。留学德国。历任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教授,导淮委员会总工程师,黄河水利委员会、华北水利委员会委员长等职。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并首任会长,后又任历届会长,直至去世。对黄、淮、海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