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庄大鼓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音乐。流传于北京顺义区杨镇一带,为曾庄村传统的民间花会。曾庄大鼓原名大鼓,是一种民间器乐演奏形式,相传于明、清时随山西、河南的移民传入本地。源、流已不可考。平谷的万庄子村、杨桥村、兴隆庄村和顺义的曾庄村等均有大鼓会,且有交流。曾庄的大鼓以鼓型大、分量重而有别...
整理后的曾庄大鼓尽可与著名的“安塞腰鼓”、“威风锣鼓”相媲美。 发展变化 顺义区文化馆已完成了曾庄大鼓鼓点套路的初步挖掘工作,并且初步形成了对于曾庄大鼓的整理意见,具体如下: 1、曾庄大鼓表演者的服装、服饰缺乏规范性,拟以民族性、地方性为特色进行规范性整理。 2、曾庄大鼓表演者的身形、步伐较为随...
曾庄大鼓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原属顺义曾庄诚义老会的一档民间花会,据说由宋代军乐演变而来,鼓队声势浩大,声音浑厚洪亮,套路花样繁多,适合渲染喜庆气氛。 现在的表演多是12面大鼓分列两排,一副小钹、一个沉子伴奏,外加一面“非遗”横幅。依人员情...
顺义区融媒体中心消息走进杨镇曾庄村史馆,一面大鼓静静矗立在大鼓文化展厅正中央,引人注目。它代表着被誉为“京东第一大鼓”的顺义曾庄大鼓。 曾庄村史馆大鼓文化展厅展示的大鼓。 “曾庄大鼓由战鼓演变而来,外形古朴、声音厚重、张弛有度,套路变化多样却不...
曾庄大鼓是杨镇曾庄村的传统民间花会,相传是明清时随山西、河南的移民一起传入京城。曾庄大鼓在顺义区十里八乡都是出了名的“霸气”,很多见识过的百姓提起来都眉飞色舞:“那叫一个气势,牛皮大鼓胸前一挎,鼓棒一敲,彩旗一飘,十里地外都能听见震天响!” ...
曾庄大鼓原名大鼓,是一种以村庄命名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相传于明、清时,随山西、河南的移民传入本地,由宋代军乐演变而来,目前流传于顺义区杨镇一带。历经数百年,曾庄大鼓一直保持着军乐特色,善于以具有威慑力的震撼力量来渲染气氛,以鼓大而不用鼓架、演奏技艺独特、传统套路完整为突出特色。演奏起来节奏强烈,...
为提升辖区群众对非遗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增强文化自信,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今日起,杨镇在综合文化中心开设了“非遗文化展览馆”,展示杨镇曾庄大鼓、高各庄骨雕、张家务柳编、押花葫芦等非遗文化展品,供群众免费参观、欣赏。 / 来杨镇看非遗 / 此次展览围绕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展示非遗作品、作品简介、重点人物...
曾庄大鼓 即顺义区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01 历史背景 曾庄大鼓原名大鼓,是一种以村庄命名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 相传于明、清时,随山西、河南的移民传入本地,由宋代军乐演变而来,目前流传于顺义区杨镇一带。 历经数百年,曾庄大鼓一直保持着军乐特色,善于以具有威慑力的震撼力量来渲染气氛,以鼓大而不用鼓架、演奏...
明清时期流传至今的曾庄大鼓,是北京市顺义区曾庄村的传统民间花会。近五十斤的大鼓扛在身上进行演奏是其最亮眼的特点。声音浑厚洪亮,套路花样繁多等独特风格也使其久负盛名。曾庄大鼓虽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却依旧难以避免后继无人的情况。2006年,经顺义区文化馆申报,曾庄大鼓成为北京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并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