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无后”就意味着祖先无人祭祀了,这是比天塌地陷还要大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孟子才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才会“不告而娶”。这本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比如东汉赵岐注《孟子》,在这里就注解道:“於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
首先,儒家强调“孝”,但是还不能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这仅仅是孟子的一个观点而已。其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有两种解读,一种解读将“后”理解为后代,一种解读则是将“后”理解为“因为自己不贤德,而不被后人尊重”。从儒家学派的整体“气质”来看,儒家重“德”,由此推理...
1、西汉前少帝刘恭:汉惠帝七年(前188年)八月十二日,汉惠帝刘盈驾崩,吕后逐立年仅5岁的刘恭为皇帝,史称前少帝。因刘恭年幼,吕后临朝称制。汉高后四年(前184年),渐渐长大的刘恭得知生母被吕后所杀,于是扬言长大后将要报仇,因此被吕后囚禁于永巷中,不久后将其废除,并暗中将其杀害,终年9岁,无后。
读完这个故事大家可以知道,我们平时理解的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的解释和古人有着大大的不同,古人的意思是:后辈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能漠视父母的存在。而我们通常以为的无后就是没有孩子,不能传宗接代。这种解释广泛的应用于大家的生活当中,在教育结婚后却不生小孩的年轻人时,想起来的第一句...
“无后”真的指没有子嗣吗?这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其实是源自于《孟子》,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其实孟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很多不孝的行为中,无后为大,那么什么是无后呢?孟子在后面的这句“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做出了解释。所谓无后,就是没有尽到...
无后的原因 那些无后的皇帝们为什么会无后,看看上面无后的皇帝,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类。其中第一类原因最多,占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八。其一:本身是幼帝或者少帝,未成年人,在位夭折早亡或者被废、被害,自然没有孩子出生。例如刘恭、刘弘、刘弗陵、刘衎、刘婴、刘隆、刘懿、刘炳、刘缵、刘辩、曹髦、孙亮、司马炽...
这段话的解释颇有争议,一种说法跟我们通常的认知一样,无后就是没有后代,是为不孝。另一种说法则将“无后”理解为“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因为舜没有告诉父母就娶了妻子。舜当然不是个不孝父母的人,只是他的家庭太过悲惨,后母和生父每天变着花样要弄死舜,到了结婚年龄也不管舜,没办法舜只好自行娶妻...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本义是:不孝有很多种,无后属于比较严重的一种。而不是说不孝的情况只有“三种”,其中最为不孝的是无后。自从东汉的赵歧注释《孟子》之后,“不孝有三”正确的理解就变成了:一、明知父母亲做了不正确的事,而不阻止;二、明知家中贫困,还不思上进,不肯努力提升自己的生活环境...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但以不尽做后辈的本分为最。其中,“无后”并不是指没有后代,而是指没有尽到做后辈的责任。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意思是舜不告诉爹妈自己就结婚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孟子的本意是:不孝的表现有很多种,其中没有尽到晚辈的职责是最大的不孝。比如,舜结婚时没有告知父母一声,说明根本没有把父母放在一个重要位置,这就是没有尽到晚辈的本分。因此,孟子最初想要告诉我们,不孝顺的表现并不是只有三种,而是很多种。原句中的“三”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