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琴戏是贵州民间流行的一种分角坐唱的曲艺种类是在贵州扬琴的基础上,采用“本地扬琴戏(即贵州扬琴)调子与土语”配以扬琴、三弦、胡琴等乐器伴奏,并用板、鼓、碰铃等伴和击节演出,是一种扬琴音乐与舞台艺术相结合的舞台戏剧演出形式。4.下面的文艺种类与“遵义市区文琴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电影B.话剧C.京剧D...
文琴戏演出剧照。 1883年,文琴戏流入今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头堡村,在一辈辈传承人的坚守下,头堡村文琴戏传承至今,并保留当初的市井气息:朴素的乐器、服装、道具,不挑剔演出场地,随时随地可演,已是头堡村民间习俗活动不可缺少的文化和精神支柱。 今年70岁的李德玉老人一生与...
文琴戏又称“文琴坐唱”,民间也称“贵州文琴” “贵州弹词”等,是以扬琴音乐与舞台艺术结合的舞台戏剧演出形式,属贵州汉族戏曲剧种。 因以扬琴伴奏,以分角坐唱、坐堂清唱的形式表演,文琴戏温文尔雅,气韵悠长,再加上地道的黔腔黔韵,让人感到分外亲切,...
据了解,今年77岁的石德风,是遵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琴戏第四代传承人。从小就喜欢音乐的他,凭着一腔热情和刻苦钻研的精神,自学了几十种传统演奏乐器和音乐、戏曲技能。他与文琴戏为伴近半个世纪,一直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不断培养后继人才。“文琴戏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我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
黔西文琴戏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剧种,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据《黔西县志》记载,该曲艺在清乾隆年间流入黔西县城(今黔西市)。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黔西人尝试着把坐唱形式的贵州琴书搬上舞台获得成功,为继承和发扬“文音斋”“文音社”的优良传统,定名为“文琴戏”。1956年,为民间职业性质的黔西县文琴剧团成立。
大美非遗|从“文琴戏”到“黔剧”:传承百年的民间文化 黔剧是在贵州曲艺扬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方戏曲剧种,又名“文琴”“贵州弹词”,因语言质朴、唱腔婉转,深受地方群众的喜爱,1960年正式定名为“黔剧”,并于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遵义老人石德风自年少接触便爱上了这种风格独特的戏曲,不仅...
2024年9月30日,贵州省黔西市莲城街道天坪小学学生,课间在传承人的引导下,穿戏服,进行文琴戏表演,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贵州省黔西市莲城街道天坪小学通过开设戏曲课、建立戏曲兴趣小组和戏曲社团、组织优秀戏曲演出等形式推动传统戏曲走进校园,把被列入省级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文琴戏”设为校本课程,并邀请...
文琴戏(黔西县、铜仁市、遵义市、贵阳市乌当区) 文琴,原名扬琴,因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亦称贵州琴书、贵州弹词,现主要流传于贵州黔西县和贵阳市乌当区。文琴戏是具有贵州地方特色的曲艺和戏曲形式,形式为室内曲艺坐唱,传承的是明清时期的鼓词、弹词、宝卷,沿用元、明词话七字和十字相排偶句的文学形式,文乐...
黔剧,曾名文琴戏(又名“贵州弹词”),贵州省传统地方戏曲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黔剧流行于贵阳、毕节、遵义、安顺、黔西南等地区,是在贵州曲艺扬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地方戏曲剧种。清代康熙年间,贵州扬琴开始在贵州境内流传,1960年2月正式定名为“黔剧”。黔剧唱腔音乐属板腔体,有“清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