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观五教主要阐述佛陀对一代圣教的梳理与分类,根据施化次序,总结为五种教化,即有相教、无相教、抑扬教、同归教和常住教。有相教:佛陀在十二年前,广泛制定众多戒律,这些戒律基于实际存在的法义,小乘修行者通过实践这些法义,得以证得道果,这就是有相教的精髓。无相教:在说四阿含经之后,佛...
是为慧观五教也。一有相教谓如来于十二年前广制众戒。皆是因果实有之法。小乘于此得道。是名有相教。(十二年前者。即说阿含等经之时也。)二无相教谓如来说四阿含经后。即说般若空慧法门。空诸有相。小乘解空得道。是名无相教。(梵语般若。华言智慧。)三抑扬教谓如来说净名思益等经。抑挫小果声闻。
般若有三种:一者文字般若,指般若经卷,语言文字,依文字起解而修观,可以悟入实相,故为般若;二者观照般若,是般若正体,为菩萨所具有的平等大慧,二乘小慧不名般若,所以说般若不属二乘;三者实相般若,是空无我之理,此真理为三乘共学。而经师不体会三种般若的差别意义,判般若为三乘通教。由此可见,三乘同观般若实相...
释氏判教,始于涅盘五味说,慧观作二科五时,则严别华严与般若系经典(般若、法华、涅盘),至法华宗作“五时八教”,则南方判教说之集大乘也(宋齐梁陈),其别华严时为始,固非经典出世之次第,然以教之义别之亦无不可。北方元魏三代(北魏、东西魏、北齐北周)之判教说,为道南道北众,以地论为宗,其二、三、...
是为慧观五教也。一有相教谓如来于十二年前广制众戒。皆是因果实有之法。小乘于此得道。是名有相教。(十二年前者。即说阿含等经之时也。)二无相教谓如来说四阿含经后。即说般若空慧法门。空诸有相。小乘解空得道。是名无相教。(梵语般若。华言智慧。)三抑扬教谓如来说净名思益等经。抑挫小果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