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点:建中汤和理中汤均含有甘草,主要针对“中府(中焦脾胃)”病变而治疗。 不同点:建中汤注重在“建”,对脾胃实施“提出改善”或“缔造功能”作用,生姜温胃、芍药养血、干地黄补血、甘草和中、川芎活血、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等,六药均对中焦脾胃提出“各司其职”的“建议”,让脾胃(中府)稳定祥和下来;理中...
首先理中汤具有温煦中阳、燥湿化痰的效果,而小建中汤具有辛甘化阳、酸甘化饮的作用,前者更适合脾胃虚寒、痰湿内结的患者,后者适合中焦同时伴有阴阳两虚的患者。 其次就是理中汤的功效,偏向于守和收,意思就是主要起到守护脾胃的效果,所以它更适合脾胃虚寒,有胃痉挛、胃肠炎的患者用来救急,快速缓解不适。而小建中...
理中汤和建中汤虽然都是温煦中阳、调理脾胃虚寒的经方。它们所针对的病理状态都是脾胃有虚、脘腹冷痛。但两者的主治病机、治疗方法、药物作用、药势方向完全不同,如果用错了,效果肯定大打折扣。今天就围绕这两个经典名方,来跟大家详细讲讲。一、小建中汤 出自《伤寒杂病论》,由桂枝、炙甘草、大枣、芍药、生...
这一句话就点明了,建中汤和理中汤的区别!下面我把方剂组成打出来。 小建中汤组成有:桂枝、白芍、生姜、炙甘草、大枣、饴糖; 理中汤组成有: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 我们看,小建中汤就是桂枝汤加量芍药,加饴糖而成,桂枝汤是用于太阳中风,也就是感冒的方剂,作用就是针对于表虚(解肌),如果表虚没有解决,疾病...
小建中汤加上黄芪,就是黄芪建中汤。在黄芪建中汤中,芍药是下沉的,内向的,但是桂枝和黄芪却是向上的,向外的,所以我们可以把黄芪建中汤看成是加强版的桂枝汤。它不但有补益胃气的作用,而且还能使得胃气均衡地向身体四处输出。如再加当归,则可以加强这个方子温血活血的力量。
这些症状往往被归咎于脾胃虚寒。但是,有时候我们吃理中汤也不管用。实际上,中医治疗脾胃虚寒的方剂不止一种,理中汤和小建中汤是两种常用的经典方剂。虽然它们都是用来温暖脾胃、调理虚寒的,但是用法和效果可不一样。用错了,效果自然就不好。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这个方子出自《伤寒杂病论》,里面有桂枝、...
扶阳医学把建中汤和理中汤上升到建中法和理中法层面,诊治所有病,一般先从调治中焦入手。简单的说,有外邪或消化差,用建中法,无外邪运化差用理中法。治疗绝大多数病,都是在建中法和理中法的基础上加减、衍生、变化。 把小建中汤的饴糖换成了麦芽,桂枝辛温,有引阳出阴之能,桂枝加术、炙甘草,中气有立,加...
理中汤和建中汤,都是张仲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流传了千年,疗效显著。理中汤,主治脾胃虚寒,表现为胃痛、呕吐、腹泻等。而建中汤,则以温中补虚为主,适用于虚劳、脾胃虚弱所致的慢性胃病。两者都是针对胃病,但在具体使用时,却有着明显的区别。老胃病患者往往症状复杂,既有急性发作时的疼痛,也有长期...
理中汤的作用点是脾,小建中汤的作用点是小肠;理中汤治脾之湿为主,小建中汤治小肠之寒为主;理中汤偏中焦,小建中汤偏下焦;理中汤脉弦(肠还是热的,为膀胱提供水气足能升发,脉中津液稍足而弦),小建中汤脉沉(肠已寒了,为膀胱提供水气不足,导致人体烦燥虚热,脉中津液不足而沉);理中汤中有甘草干姜汤...
经常有一些爱好者问我,理中汤和建中汤的使用异同,尤其侧重于想了解二者使用指征之相异之处,前人也有不少分析其不同之处的见解,似乎对于虚寒性中焦病只能二选一使用。其实不然,建中、理中都是走中焦辛甘扶阳之剂,对于脾胃阳虚的病情是有合用的机会的,张简斋这一例治疗口冷、反酸、腹胀、便溏、肠鸣的案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