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法、儒三家思想,在内政及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与孙武并称“孙吴”。唐肃宗时成为武庙十哲之一。宋徽宗时追封广宗伯。其所著《吴子》(一说为后人伪作)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概述内图片:明人绘吴起像) 左宗棠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字季高,...
关于儒将,或以为有儒雅风度的将领,或以为文人之将兵打战者,或以为将之至者,历来众说纷纭。郑观应《盛世危言》卷六《储将才论》曰:“古之所谓将才者,曰儒将,曰大将,曰才将,曰战将。乐毅、羊祜、诸葛亮、谢安、韦睿、岳飞等,儒将也。”窃以为所谓儒将,其标准应当为:一出身儒者,二战功赫赫,三以儒治...
杜文焕自豪地指出了自己的身份是一个武人,继而又在诗文中详述自己的彪炳战功。据此可知,杜文焕在“儒”与“将”中,更倾向于“将”的身份,即他对于武将这一身份的自我认同。这一认同的背后,表现了杜文焕希望武将在文武关系中处于一个更加强势的地位,甚至超越文臣的地位。
儒将通常指既有儒家的文雅气质,又有出色的军事才能。符合这两点的名将少之又少,今天我们盘点一下能称之为儒将的十位人物!第十:陆逊: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夷陵之战,“火烧连营七百里”,大败刘备军。出身文人,文武兼备,是三国时期的重要军事人物。第九:袁崇焕:明朝末年抗著名将。宁远大捷,一战击毙努尔哈赤...
通常意义上,第二类儒将的评判相对第一种来说要更为简单一些,毕竟其本来就符合“儒”的标准,如果再去带兵打仗又成为“将”,基本就算是“儒将”了。这类儒将在历史上并不少见,且往往成就非凡。带领蜀汉军队南征北伐的诸葛亮,带领明朝军队先后征平江西宁王叛乱和广西叛乱的王守仁(王阳明),率清军大破准格尔的...
儒和将在很多人眼里是两个不同群体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两者还有对立,就如许慎对“儒”字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人朱切”;对“将”字的解释是:“将,帅也。从寸,酱省声,即谅切。” “儒”在人们的眼里是代表优雅、才学的士人,历朝历代都比较受尊敬,而对于古代的“将”大家的第一印象就...
“况将儒懦报戎机”全诗《奏捷西蜀题沱江驿》唐代 唐彦谦野客乘轺非所宜,况将儒懦报戎机。锦江不识临邛酒,且免相如渴病归。《奏捷西蜀题沱江驿》唐彦谦 翻译、赏析和诗意《奏捷西蜀题沱江驿》是唐代诗人唐彦谦的作品。诗意正是唐彦谦对自己这次西蜀征战的胜利进行赞美和歌颂。诗中描绘了一个野客(...
明清时期,官方所褒扬的“儒将”,其含义较宋代宽泛得多,具有较高文化素养、文武兼备的将领皆被视为儒将。出身儒生、以科举入仕的王守仁、谭纶、唐顺之等文而兼武、先儒后将之士固然是公认的儒将,出身将门的戚继光、张可大等因其文武兼备之才干亦被官方正史列为“儒将”。
他治国以儒、道互补;作为高门士族,能顾全大局,以谢氏家族利益服从于晋室利益,这与王敦、桓温之徒形成了鲜明对照。他性情闲雅温和,处事公允明断,不专权树私,不居功自傲,有宰相气度、儒将风范,这些都是谢安为人称道的品格。4.陈汤 陈汤,(?—约前6)字子公,汉族,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北)人,西汉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