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即甚大,白即白色,穴在大趾白肉际上,此处之白际更为宽阔,故名太白。 【定位归经】太白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属足太阴脾经。 【主治功效】太白有扶脾土、和中焦、调气机、助运化等作用。太白穴主治胃痛、腹胀、腹痛、肠鸣、...
位于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即脚的内侧缘靠近足大趾处。 太白穴取穴 正坐,把脚抬起,放置另一大腿上,以 另一侧手的大拇指按脚的内侧缘靠近足大趾的凹陷处即是。 太白穴疗法 按摩:用大拇指指尖用力掐揉。 以拇指指腹垂直按压穴位,每日早晚各按1次,每次左右各按压1...
1、配公孙穴、大肠俞穴、三焦俞穴治肠鸣,腹泻。 2、配内关穴、足三里穴、大椎穴、天枢穴、合谷穴治发热身重、腹痛胀满、呕吐、泄泻。 3、配中脘穴、足三里穴治胃痛。 4、配复熘穴、足三里穴治腹胀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热病,满闷不得卧,太白主之;胸胁胀,肠鸣切痛,太白主之;身重骨痠,不相知,太白主...
太白穴,足太阴脾经腧穴,为原穴,是该经原气所留止之处,又为土经土穴,土可生金,是治肺气虚的主要穴;也用来治疗脾虚泄泻、呕吐,食欲缺乏,身体困重疼痛之疾患。 定位:在跖区,第1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解剖:在趾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太白穴 Tài bái(SP3)〖穴位取穴法〗 位於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1跖骨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解剖〗 在拇展肌中;有足背靜脈網,足底內側動脈及足跗內側動脈分支;布有隱神經及腓淺神經分支。〖主治疾病〗 胃痛,腹脹,腸鳴,泄瀉,便秘,痔漏,腳氣,體重節痛,痢疾。
太白穴名,属足太阴脾经,别名大白穴,足太阴脾经之输血,五行属土,脾经原穴,健脾之要穴,出自《灵枢·本输》。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布有隐神经及腓神经分支,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的分支。
(1)太白穴。太,大也。白,肺之色也,气也。太白穴名意指脾经的水湿云气在此吸热蒸升,化为肺金之气。本穴物质为大都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受长夏热燥气化蒸升,在更高的天部层次化为金性之气,故名太白穴。大白名意与太白穴同,大,通太。(2)脾经俞穴。俞,输也。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
太白穴位于拇趾内侧,第一跖趾关节后缘,赤白肉际处。 太白穴有理气和胃、健脾化湿、舒筋活络等功效,可用治疗机体不适。 太白穴的准确位置为足内侧缘,第一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局部解剖顺序为皮肤、皮下组织、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浅层分布有浅静脉网、隐静脉;深层分布有足底内侧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太白穴位置】 1.标准定位;太白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2.取穴方法 取定穴位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快速取穴:足大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后下方掌背交界线凹陷处即是太白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