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8月25日新媒体专电田园有真乐,不潇洒终为忙人;诵读有真趣,不玩味终为鄙夫。古往今来,书房一直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精神天堂,安守其间,独坐茶频煮,斜眠书漫抛。中华文脉,源于家庭、起于书房。从“陋室”“聊斋”到“饮冰室”“菊香书屋”,现代人的家风、
哪怕是上面提到的皇家书房“三希堂”,建筑面积也不过仅有八平米。 小小书房简约雅静,却也并不意味着单调空乏。 因为书房,既是使用者修身明志的场所,也是其才情雅趣的施展之地。 除了桌、椅、橱、灯等家具,以及笔、墨、纸、砚等基本的文房用具外,古代书房常出现几榻、乐器、香器、水器、字画、盆栽、瓶花等雅件...
书案的对面往往放书架,书架是空透的,因为古代没有玻璃,于是讲究的人常用一个丝帘将书架盖着,以免书上积累灰尘。陈列的多为文房之物或一些把玩之物,起到装饰的作用。 书房的角落还会放一个罗汉床,这个床只是用来午睡或因为看书累了临时休息一下,还可在床上放古琴,书多了也放在床上。所以,这个床是一个多功能...
书房无一定之规,富者筑楼,贫者一席。按传统住宅空间的划分形式,内院是女眷们居住与生活的地方,男性家长都会在花园一角,设一处起居场所为书房,与内院半隔离,保证了私密性,女眷一般不会轻易前来。 对于古代文人来说,“书房”是日常消遣大部分时光的地方,所以在规划、设计、布置方面都特别用心。 中国人的书房讲究的...
一、书房布局: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现古代文人书房的布局,往往遵循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书房多设于宅院之中较为静谧之处,或依山傍水,或竹林深处,以求心灵之宁静。室内布置简约而不失雅致,一张书桌、几把椅凳、几架藏书,再配以绿植、香炉、文房四宝,便构成了一个文人精神世界的...
书房,古代称书斋,是住宅内专门作阅读、自修或工作之用的房间。称书斋,寓有高洁清雅之意,《说文》中记载:斋,洁也。 历史上有名的书斋有蒲松龄的“聊斋”,杜甫的“浣花草堂”,司马光的“读书堂”,陆游的“老学庵”,张岱的“不二斋”,李渔的“芥子园”,袁枚的“小仓山房”... 《...
这从宋元以后的文人绘画中便可以看出,如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南宋佚名绘画《人物图》,书房中的摆设就比较简单、清爽,最突出的,是前面居中的那盆鲜花,后面屏风上挂有自己的“写真照”。 三物之中,又以香炉为古代书房必不可少。焚香,是先秦时已形成的生活习惯,与饮茶一样,后来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人称...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调素琴,读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件劳形。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是主人兴趣的写照,是古代书房的名著。明代归有光,在青春期曾在一间极其狭窄的书房里,名叫项脊轩。房间只有方丈,可容一人居,作者却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唐坐,万籁有声。
在以文为业、以砚为田的读书生涯中,书房既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仕途的起点,更是他们寻找自我的归途。 “百间朗朗”、“插架三万”,乃藏书家气派,却不是读书人平常可得。 有屋一间,无论大小,一桌一椅一卷书,一灯一人一杯茶,便有了于日常中沉思静悟、安顿心灵的所在,即文人的书房。
在以文为业、以砚为田的读书生涯中,书房既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仕途的起点,更是他们寻找自我的归途。当厌倦了政治的黑暗与社会的争斗,躲进小楼,“偏安”一隅,吟诗作画,闭门读书;或是二三好友相聚,奇文共赏,疑义与析……因此书房成为古代文人不可或缺的消遣和休憩的处所。古人对于书房是相当的讲究的,书房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