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南竹叶、天竹叶。 【来源】 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andina domestica Thunb.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叶,洗净,除去枝梗杂质,晒干。 【原形态】南天竹 常绿灌木,高约2m,茎直立,圆柱形,丛生,分枝少,幼嫩部分常红。叶互生,革质有光泽;叶柄基部膨...
②去风火热肿,眵泪赤痛:南天竹叶(煎水)洗眼。(《纲目拾遗》) ③治小儿疳病:南天竹叶,煎汤代茶服。(《纲目拾遗》) ④治瘰疬初起:南竹叶,威灵仙、夏枯草、金银花各四两,陈酒四壶(浸泡),隔水煮透,一日三服。每服药酒,须吞丸药。丸药方:僵蚕一斤(炒研),砂糖和丸桐子大,每次吞一钱。(《百草镜》) ⑤治...
南天竹 常绿灌木,高约2m,茎直立,圆柱形,丛生,分枝少,幼嫩部分常红。叶互生,革质有光泽;叶柄基部膨大呈鞘状;叶通常为三回羽状复叶,长30-50cm,小叶3-5片,小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3-7cm,宽1-1.5cm,先端渐尖,基闻楔形,全缘,两面深绿色,冬季常变为红色。 中文学名 南天竹叶 别 称 南...
【中药名】南天竹叶 nantianzhuye 【别名】南竹叶、天竹叶。 【英文名】Nanadinae Folium 【药用部位】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干燥叶。 【植物形态】常绿灌木,高约2米。茎直立,圆柱形,丛生,分枝少,幼嫩部分常为红色。叶互生,革质有光泽,叶柄基部膨大呈鞘状,叶通常为三回羽状复叶,长 30~50厘米,小叶3~5片,小叶...
《中药大辞典》:南天竹叶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Nán Tiān Zhú Yè 【别名】南竹叶(《百草镜》),天竹叶(《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叶片。 【化学成份】含微量木兰花碱,嫩叶含抗坏血酸((10毫克%)。 【性味】《广西中药志》:"味苦,性寒,无毒。" ...
化学成分:南天竹叶含微量木兰花碱(magnoflorine),嫩叶含维生素C,南天竹氰甙(nandinin),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南天竹甙(nantenoside)A、B。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经无。 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湿,泻火,解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临床...
南竹叶(《百草镜》),天竹叶(《上海常用中草药》)。 南竹叶 天竹叶 南天竹叶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叶片。 性味 《广西中药志》:味苦,性寒,无毒。 南天竹叶的效果 功效 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叶片。主治感冒,百日咳,目赤肿痛,瘰疬,血尿,小儿疳疾。
②治尿血:南天竹叶9~15克。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③去风火热肿,眵泪赤痛:南天竹叶煎水洗眼。(《纲目拾遗》) ④治疮毒:南天竹叶,捣烂敷。(《湖南药物志》) ⑤治瘰疬初起:南天竹叶、威灵仙、夏枯草,金银花各120克,陈酒四壶。水煮透,一日三服。每服药酒,须吞丸药。(《百草镜》) ...
【药材名】南天竹叶 【拉丁名】Nandina domestica Thu- nb. 【别名】南竹叶,天竹叶 【名称考证】南天竹叶 (《纲目拾遗》),南竹叶(《百草镜》)、天竹叶(《上海常用中草药》) 【科目来源】小檗科植物 【药用部位】南天竹的叶。 【性味归经】《广西中药志》:“味苦,性寒,无毒。”入肺,膀胱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