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研究内府图书成果最多的是前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翁连溪先生,2004年整理后得到“共著录清内府刻书图书九百六十余种(丛书、时宪书只计一种,不累计子目。)”即是翁氏统计比《目录解题》多出260种,并编目于《清代内府刻书研究(下)》第364~470页。 清内府刻书流通和使用...
刻书态度比较认真严肃。此时出版的翻宋、仿宋刻书热潮,就是首先由私家发起而延及官刻、坊刻的,并且以苏州地区为中心,推广到全国。不仅刻书数量增多,而且推出了不少佳品。 明代后期,雕版印刷事业出现了新的繁荣局面。私人刻书风气越加浓烈,而且以各种不同形式编刻出版物。如专门搜集刻印古籍秘本;自刻家集;选辑诗...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载:“凡刻书之地有三:吴、越、闽。其精吴为最,其多闽为最,越皆次之。”明周弘祖撰《古今书刻》著录其时(嘉靖)所见各地刻书有:福建478种,江苏342种,江西327种,浙江173种,安徽114种,陕西109种,北直隶(今河北省)88种,湖北81种,四川68种,河南58种,山...
官刻主要是由国子监进行刻书,政府其他机构也会进行版印,刻印对象主要为儒家经典和佛经道藏等;私刻指的是古代私家出资或主持校刻的书籍,多出自士大夫之手。私人刻书大多刻印正经、正史、诸子经籍、名家文集等。坊刻则是各地书坊为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精心挑选有畅销潜质的书籍来刻印,这类图书的内容及刻印数量,...
第四 、该拍品为特殊罕见之版本,武英殿是清代内府的刻书中心。世人所认可的内府本,传统意义上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专供皇帝阅览的呈览本,又称黄册或样本,一般为每种1部,是书中的极品。二是供内廷宫殿陈设用书,亦称陈设本,每种刷印10~20部不等,为书中精品。三是用做颁赏用书,亦称颁赏本,一般每...
明清时期,苏州的出版业出现了两个持续百年的高潮。明成化至嘉靖间,苏州文人藏书之风盛极一时,带动刻书活动的频繁,而且产生众多的名家精品,享誉后世。从存世刻本来看,成化至正德间是渐起波浪,到嘉靖、万历,方成大潮。 清代乾嘉时期,一代学者先后以毕生的精力才智,孜孜于对古代文献的整理研究,以考据学的丰硕成果,在...
陶湘(1871—1940),字兰泉,号涉园,江苏武进人。民国著名藏书家、刻书家。所蓄之书不专重宋元古本,而以明本及清初精刊为搜求之目标,尤嗜毛氏汲古阁刊本,闵氏、凌氏套印本,武英殿刻本及开花纸本。刻有《百川学海》《喜咏轩丛书》等二百五十多种。光绪至宣统年间,经袁世凯、盛宣怀保荐,任京汉铁路养路...
《苏州刻书史》绪论 本书叙述的,是苏州地区以传统的雕版印刷方式刊刻书籍的历史, 空间范围以现行苏州辖区为主,基本时段上起五代,下讫民国,前后大约一千年。对于这一千年间苏州地区刻书的具体个案,既往研究已有很多。相对而言具有前后贯通的历史意识的述论,则仍较缺乏。二十世纪以前的可置不论,现代以来与本书...
从经厂刻书看明代中央集权的强化 在明代初期,整个社会的局势是混乱且复杂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元朝势力未被消灭殆尽,拥元反明人士在明朝边境制造混乱,目的是让皇帝分心,他们好卷土重来。另一个方面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军事世家势力膨胀,野心使得他们不满足于当前地位,往往胆大包天的挑衅皇家权威,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