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公社化是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素之一。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理论,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制和剥削关系是社会矛盾的根源,通过公社化可以消除私有制的剥削,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公社化能够让劳动者真正成为生产的主人,解决社会生产和分配的不平等问题。社会主义制度旨在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而公社化...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上通过的决议,由原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过渡到人民公社,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可以说是大跃进的产物.是农村所有制形式的变革,属于政治范畴,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表现为大刮共产风、“一大二公”.此次生产关系的变革,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群众觉悟的思想水平,不切合实际,搞...
会后,各地农村开始了小社并大社的工作,有的地方出现了“共产主义公社”、“集体农庄”,有的地方出现了“人民公社”。到10月底,全国74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成2.6万多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农户有1.2亿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9%以上,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由于在合作化运动的后期已出现了过...
公社的特点,一日大,二日公。公社的内容,有了食堂,有了托儿所,自留地的尾巴割掉了,生产军事化了,分配制度变化了,一个小并大,一个私并公,乡社合一了。人民公社还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但比合作社高了一级。8月9日晨零时三十分,毛泽东到达山东兖州。在专列上同中共山东省委副秘书长谢华、济宁地委书记、滕县...
农村人民公社化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提出后,毛泽东和党的一些领导人,片面追求高速度主观的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因此于1958年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
全国农村基本实现公社化 1958年9月30日 (农历八月十八),全国农村基本实现公社化。 1958年9月30日,新华社宣布全国农村的人民公社化基本上实现了。连日来,广大农村到处在放鞭炮、敲锣鼓,欢庆公社成立。大部分省区和上海市郊区都要在庆祝国庆的同时盛大庆祝农村人民公社化。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队迅猛发展,大大提高了农村的现代化程度。 人民公社化是中国人民的首创,是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创性贡献,首次找到了解决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在小生产者汪洋大海条件下发展工人阶级的阶级力量、实现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实现农民转化为工人阶级的正确途径。
【凭祥党史】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1.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人民公社化运动最初的兴修水利、搞农田基本建设,是由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小社并大社引起的,1957年冬至1958年春兴起的大搞农田水利建设运动中,许多地方开始突破现有农业合作社的规模,试图通过并社解决统一规划...
因此,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物质条件的改革紧密结合的人民公社化的发展,就成为共产主义道德加速成长的全部原因。 根据以上事实分析,不难看出人民公社不仅在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建设上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而且在思想意识的建设上,也表现出是共产主义思想成长的最优越的物质条件。它的一切制度和措施的发展,可以使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