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要先修定,后修慧。即先修止,后修观。 重复一下,当任何境界来的时候,你一直保持不动,这种修法就是修止。如果任何境界来的时候,你的心念随着它去,并且看清它的真相,但不被它迷惑,这就是修观。 因此,修止的人,要避开动乱的境界;修观的人,他不怕任何境界;这就是修止和修观的差别。 修定的重点是...
佛家的修行,最重要的是“修观”。修观两个字不好懂,现代的话说,修正我们对宇宙人生的看法。我们过去对宇宙人生的看法错误了,“宇宙人生”要用“宇宙众生”,意思就更清楚、更明白,对于宇宙一切众生的看法。对于这一些众生要从八个方面去观察,我们才不至于迷惑。一切众生,我们今天讲人、事、物,把它分为这...
修止与修观的不同 1、特性不同。止的特点是不扰动,观的特点是洞察真相,修止的特性是定,修观的特性是智慧;2、方法不同。修止的方法是集中在同一对象上,导心渐向于安乐,而趋向一境性(指让心集中在一个地方,以进入禅定状态)。修观的方法是观察,分析,抉择对象的样子。而有些行者只修定,有些修纯观,但...
修观是佛教里的一个词语,含义非常广泛。修观指的是修行者通过不断的打坐、冥想、观察自心等方法,去发现真实的自性和世界真相,从而达到解脱和开悟的境界。修观是心灵修行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最为深入和精妙的修法之一。在修道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加强自己的观察能力,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自...
修观是道教修行的一种方法或境界。修观是道教修行术语,可以理解为通过内心修炼以达到某种精神境界的过程或结果。“修”即修炼、修为,“观”即观念、境界。在道教修行中,修观是一种重要的修行手段,旨在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对宇宙、自然、人生等更深层次的体悟和认知。具体而言,修观可能包括对自然...
接着讲另一个话题,之前有同修问:台湾许多南传佛教的老师讲「修观必须出定之后才能修」,尤其在缅甸的佛教是很通俗的讲法。绝大部分南传的老师会说「修观」是先入定之后再退出来,到「未到地定」再修观。 这样的讲法不符合佛陀所说,不符合历史上的原始佛法。太多的原始经典可以证明,仅以下列两段经文来说明就非...
修观就是毗婆舍那, 就是观照一切名法跟色法的无常、苦、无我, 从而提升智慧,断除烦恼。 有很多朋友可能对于修止还是修观的问题上, 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知, 这对于进一步进行修证或许有一定的障碍。 举个例子来说明止和观的关系, 把心和一个湖面来做类似的比较, ...
也应专心回向。所以,对于普通修行者而言,在修观法时,是要“唯除食时”的。三是在《毗尼母经》中,将“食时食粥时饮甜浆时”排除在羯磨法事用时之外,那么对于修行者而言,作羯磨法事时,理应唯除食时。以上,就是由为何《观经》中说修观,要“唯除食时”而引发的一点思考,仅供大家参考。
所谓的修止,是你的心念专注在某一个境界里不要动。当你专注于这个境界,任何的外境来,你都不理它,依然专注在同一个境界里面,这就是修止。?什么是修观呢?就是一个境界来的时候,你的心念随着所在境界以所修的观法去观察,但心中要明明了了,不被它迷惑,而且要看清它的真相,这就是修观。?所以,当你在修行任...
只有定力和智慧都很强的人,他可以定慧同时修,但是这种人很少。一般人要先修定,后修慧。即先修止,后修观。重复一下,当任何境界来的时候,你一直保持不动,这种修法就是修止。如果任何境界来的时候,你的心念随着它去,并且看清它的真相,但不被它迷惑,这就是修观。因此,修止的人,要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