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被很多人误解,典型的误解有两种:第一种是认为中庸之道就是做人做事圆滑,墙头草两边倒,两边都不得罪。一种和稀泥为人处世之道,甚至还有人把中庸之道包装成一种高情商的为人处世之道,这是第一种典型的误读。对中庸之道第二种典型的误解是,认为中庸之道就是一种折中调和,权衡优劣利弊,两害相较取其...
这样大家就应该明白了“忠恕之道”的基本意思了,这是对我们做人做事的一个基本要求。至于“忠君爱国”的思想,肯定也包括在其中,对君王,对国家,当然也需要用忠恕之道来对待。但忠君爱国思想却不是忠恕之道的全部,这点大家要注意!因为大家很容易有所偏见,一提到忠恕之道,就想到封建的愚民思想,这对孔老夫子...
从中我们不难得出,在孔子的心里,“太过”和“不足”都是不好的,都不符合“中庸”思想。也就是说,所谓的“中庸”思想的精华处,就在于对不偏不倚之不走极端、避免偏执的度之把握。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庸之道的核心,在于过犹不及,要注意避免偏执,不走极端。2、中庸之道的理解难点:盲目折中也是一种偏...
精神层次越高的人,眼界越高远开阔,越知道得理饶人的道理。 一个人对待问题的态度,往往能看出他的修养;做事有分寸,懂得适可而止,才是大气之人。 看清场合,把握分寸 “君子之交淡如水。”因为淡,所以不觉得腻;因为懂得把握分寸,才能长长久久。 生活中,朋友之间常常因为无心的玩笑而逐渐疏远。 有的人说,“不...
针对忠恕之道,朱熹提出了絜矩之道“三折说”。他指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论及的是以己待人,也就是彼、我两个行动主体之间的人际关系,是“两折说”,而絜矩之道是“上之人所以待己,己又以待人”,也就是“他—己—他”三个行动主体之间的人际关系,是“三折说”。在絜矩之道中,“己”有...
道是面向宇宙天地万物,德是面向一切生命众生,仁是面向一切同类种族,义是面向自己身边一切同道之人,礼只能面向眼前可见可视之人。 同样是失道,但失道之人的道,却各有各的不同。即使是同样的德或仁,不同的人也会有上德下德、上仁下仁的不同。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意思是说:上德之人不需要特意的行善...
中庸之道,就是要求凡事中正合理,恰到好处。如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读的:“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以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态度立身处世待人,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准则。 事实上,最早提出“中庸”概念的是孔子。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中庸”...
1.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某些无法让人接受的部分,再美好的人也一样。所以不要苛求别人,不要埋怨自己。玫瑰有刺,才会是玫瑰。2.宽容并不代表软弱,受人欺负的时候,一定要懂得勇敢是另一种宽容。要知道,没有人会去敬仰一个弱者,强悍会让你变得更加有尊严和高贵。3.别把他人的善良当软弱,那是一种大度;别...
《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之道又是极易入门、万事可行、行必有果之道。《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传统文化认为必须坚持中庸之道。中庸是要求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也...
总体来看,以一种高端的姿态去做事,以一种低调的姿态去做人,就是儒家所提倡的最高明的中庸之道。2 一生的修行:高端做事,低调做人 一家石油公司的小职员,他做着最低档的、最机械、最没有创造性的工作——巡视并确认储油罐盖有没有自动焊接好。他每天要上千次地注视着这种作业,注视到眼睛都快长茧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