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指出:“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意思是说,上位者施政,得到下面的真实情况,社会就能治理好;得不到下面的真实情况,社会就会发生动乱。因此,只有在了解下情、顺应民意基础上实现上下一致,社会才不会发生动乱,从而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墨子分析认为:“得下之情,则是明于民之善非也...
“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语出《墨子·尚同》,意思是为政者要充分掌握下情民意,方有可能把社会治理好,否则容易引发混乱。而要了解下情,必须踏踏实实沉下身子到民间。明代有位官员叫周忱,喜欢“入田野间,与村夫野老相语,问疾苦”。某晚,周忱路过一个村庄,见树下有村民乘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出自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的一句诗句。朗读读法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拼音:xiān tiān xià zhī yōu ér yōu,hòu tiān xià zhī lè ér lè。原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呈现出的胸襟抱负,早已成为历代文人士子安身立命的精神动力,这一忧乐思想也是范仲淹一生言行最精炼的总结。 岳阳楼 01 以能建功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一生几度沉浮,但忧国忧民之心从未因一时的挫折而消减。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
此语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意思是,要领导人民,必须对人民谦恭;要引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位置放在人民之后。原文: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这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名句。这两句的翻译是: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岳阳楼记》全文如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
意思是: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百谷之王,是因为他善于居于底下处。1、原文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译文 江海之所以能够...
从“江海以其善下,所以能成百谷之王”的道理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和成就,就必须能够放下自己的架子及傲慢,虚心地向别人请教,宽容地接纳世间的事物,方能成就一个人的成功和辉煌。因此,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看到越是成就大、职位高、知识渊博的人,态度就越谦虚和蔼,待人接物就越有风度礼貌。
出自《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1046)。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为了巩固政权,改善这一处境,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远非如此,但经常保持这种观点,却能使我们认清事物的本质,不断鞭策自己、警戒自己、完善自己。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脍炙人口的名句,出自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它的意思是: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用现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