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法是指:一名、二相、三分别、四正智、五如如;三自性是指: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简介 五法三自性是佛教用语。五法是指:一名、二相、三分别、四正智、五如如;三自性是指: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五法 “五法”是对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概括,即“名、相、分别、正智、如如...
三自性又称三无性,即妄想自性(遍计所执性)、缘起自性(依他起性)、成自性(圆成实性) 诸法无自性,即诸法毕竟空,故三自性即三无性.三性本不可立,然为悟他故,设此三自性以说明之.三量有二种:一、因明之三量:即现量,比量,圣教量 二、就心 心所量知所缘之境,而立三量之不同:一、现量,如镜之对于...
三自性,简称三性,是佛教里面的说法,指的是三种自性。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是佛教大乘教法中唯识学派的四个理论支柱,把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搞明白了,唯识的基本理论也就搞明白了。三自性,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自性。先说什么是自性。比如,我们的概念里总有一个“我”,我...
54、《成唯识论》中将一切现象分为三种相,即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圆成实相,这被称为三自性或三性。 遍计所执相:这是指我们对事物的错误认知,即把相对的、因缘和合的现象当作是恒常不变、独立存在的实体。这种认知源于我们的无明与执著,认为事物有其固有的本质,就如同将绳子误认为蛇...
智者小课堂|三自性 三自性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是对一切事物的本质进行阐释的理论。 依他起性(依他缘起):一切法都是由因缘和条件所缘起的,不存在单独、永恒、不变的实体或本质。 它强调一切存在都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没有单独存在的实体。一切存在都是由于各种因缘和条件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存在永恒...
基础信息 词语 三 自 性 拼音 sān zì xìng 怎么读 【三自性】是什么意思 佛教用语。瑜伽行派所认为的一切存在的三种状态:因执着而产生的幻相,即遍计所执自性;由条件构成的现象,即依他起性;绝对的真实,即圆成实性。《成唯识论》卷八:「三种自性皆不远离心、心所法」 来源:-- 词典修订版 ...
三自性理论在《解深密经》中首先提出,瑜伽行派将三自性思想与唯识思想相结合,所以三自性理论是唯识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佛教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己经融入到不同的佛学体系之中,使得不同的佛学体系,不同的教派思想都能显现出三自性理论。因此,要想发现、了解佛学体系中的思想融合和创新发展,对...
三性是佛教名词。它指法相宗所主张的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认为事理、迷悟一切诸法,均不出此三性。见《成唯识论》卷八。也称“三自性”。关系 1.佛教名词。2.佛教名词,它指善性、恶性和无记性(即非善非恶之性)。3.道教名词,它指元精、元气和元神。4.它指人性的三个来源。从宗教伦理的...
三自性 ,也称为三性,指的是佛教哲学 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具体包括: 遍计所执性 (梵文:वार्णु-प्रभावः):这是指人们对于事物的主观妄想,认为各种事物各自独立且有所区别,从而错误地建立起自在实体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