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对 [ dǐng zú duì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dǐng zú duì ] 鼎足之势 dǐngzúzhīshì 形势如同鼎的足,比喻三方对立的形势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 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势成矣。——《三国志·诸葛亮传》 亦说“鼎足之形。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1、曲中的鼎足对 曲中最有名的鼎足对,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的的《离亭宴煞》中,也有两组鼎足对: 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酝蜜,闹穰穰蝇争血。 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
词语 鼎足对 拼音 dǐng zú duì 注音 ㄉㄧㄥˇㄗㄨˊㄉㄨㄟˋ 解释 人们常用“鼎足”来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更多:https://www.bmcx.com/ 。 其它 “鼎”字典 “足”字典 “对”字典最新查询: 点眼煎 三点式 对称点 拐点法 浮点 点数 西点盒 餍足点 一点儿 金点子 发缘点 秋分点 过冷点 ...
所谓“鼎足对”,就是指三个互为对偶的句子组成的对联。第一句可对第二句,第二句可对第三句,第三句也可直接与第一句相对。 明代宁献王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给它取了个十分动听的名字:“燕逐飞花对”。 鼎足对起源于汉代民谣,大量出现在元代散曲里。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是元曲四...
鼎足对,取鼎足而三之意,即由三个相对的句子组成的对偶,也称三句对。朱权《太和正音谱·对式》云:“鼎足对,三句对者是。俗呼为三鎗”(按:鎗,音chēng,鼎类,俗作铛。有人将“三鎗”讹作“三枪”,误)。鼎足对是元曲中常见的对偶形式,它打破了骈偶“支体必双”常规,是对偶修辞的扩展。鼎足对远可追溯...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试说明《天净沙。秋思》中的鼎足对。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该曲开头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每句都是三种景物,词性及句式结构相同,对仗工整,因称"鼎足对"(鼎这种古容器就是三条腿的)。反馈 收藏
“青泥小剑关,红叶湓江岸,白草连云栈”句式大致相同,都是名词罗列,形成对仗,因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也具有排比或列锦手法的特点。 “青泥”“红叶”“白草”用青、红、白三种颜色分别修饰“泥”“叶”“草”,色彩鲜明,营造了明丽的意境。 “小剑关”“湓江岸”连云栈”三个地点词分别指青泥...
天净沙(鼎足对) 鼎足对,也称三枪对,三句对,由三个互为对偶的句子组成。三句之间,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故称“鼎足对”。 鼎足对是“三柱联”的一种式。三柱联由一上联和两下联组成,两下联同对一上联,一上联收于仄声,两下联皆收于平声。
元散曲前后期创作中,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张可久、乔吉、张养浩、徐再思、汪元亨、刘庭信等出色的元散曲作家均使用过鼎足对,尤其到后期,作家使用鼎足对进行创作的作品数量达到其作品总量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元散曲作家对鼎足对的钟爱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据学者考证,鼎足对起源于汉代民谣,在宋代诗词中时有出现,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