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主之”,胸有成竹,给小柴胡汤颗粒,服后,呕止,热不退,怪了,典型的符合条文,咋不行呢,重新辨证:无恶寒,排除麻黄症,无汗排除阳明症,脉数排除桂枝汤证,舌淡苔薄白排除实热,脉细为阴虚,数为热,初步判定为太阳阴虚少阳有热,给予黄芩汤,黄芩9白芍9炙甘草6大枣12个,一剂热退身安。
用黄芩汤清肠胃热以止利,散少阳郁以止痛,有一投两得之妙。现代临床上多用黄芩汤来治疗热利,后世治疗痢疾的著名方剂“芍药汤”,即从本方演化而来,所以汪昂《医方集解》称黄芩汤为“万世治利之祖方”。《伤寒论名医验案精选》 论:目赤舌红,烦燥不安,此是相火不降,为何不见脉数。脉象洪实,如何理解?是不是胆...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第19卷第期•总第346期01年1月•下半月刊TeachingandLearningofClassicalPrescriptions黄苓汤的临床应用医案四则孟彪高立珍※湖北省十堰市中医医院风湿科,湖北十堰4401摘要:黄苓汤出自《伤寒论》原文用于治疗下利。笔者曾跟师黄煌教授学习经方
自觉胸腹灼热如溉沸汤, 口渴引饮, 舌赤苔黄。脉弦滑而数。能属太阳寒那, 内合于少阳伏火, 寒水迅从火化。只缘太少两惫, 不能驱邪于表, 转迫肠胃以为下利。予黄芩汤:黄芩30克, 白芍30克、甘草10克、大枣15枚, 共进三剂而愈。(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6,(4):8)...
黄芩汤为治痢祖方,热甚者黄芩可用至30克。曹颖甫云:“重用黄芩可令人泻。”因肠炎、痢疾初期,病变在肠黏膜,肠壁血管因发炎而扩张,细菌及毒素可进入血液,形成败血症、菌血症、毒血症;肠黏膜大量渗出,致下痢不止或泄水如注。黄芩苦寒,既可收缩血管以拒病邪深入,减少炎性渗出,又可促进肠蠕动,排脓血于体外。脉...
正文:《外台》黄芩汤出自《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附方(二),原文提到:“ 《外台》黄芩汤,治干呕下利。”方剂组成如下: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桂枝一两、半夏半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外台》黄芩汤与《外台秘要·卷
三物黄芩汤出自《千金要方》,由黄芩、苦参、干地黄3味药物组成,主治产后血亏阴虚、风邪入里化热、四肢烦热、头不痛,为滋阴清热的有效方剂。《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云:“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柴浩...
三物黄芩汤医案 木易火耳 病例情况 患者XX,男,57岁,初诊日期:2024年1月25日。 足心烦热2年余,夜间睡觉喜将双脚外露,偶有头晕,乏力易累,偶有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纳眠可,大便干,小便调,舌红苔黄腻,脉细略滑。处方予三物黄芩汤原方: 生地黄30g,黄芩10g,苦参10g,三...
黄芩汤是太阳与少阳合病之方。 患者2天前感冒,流黄涕,咳黄痰,咳嗽频繁,纳可,二便调,余无不适,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 方药:黄芩12克,白芍12克,炙甘草10克,辛夷12克,炙紫菀15克,大枣6枚,日1服,煎2次,将2次的汤汁混合,早、晚服。 1服后,咳嗽减轻,黄鼻涕减少,3服完后,已经微咳,黄涕基本消失。《...
《伤寒论》第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伤寒论》第333条: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注家方论] 1.钱潢《伤寒溯源集》:当用黄芩撤其热,而以芍药敛其阴,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