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在颈动脉分叉处,累及颈总动脉远端和颈内动脉近端;少数情况下,颈总动脉的起点和颅内颈动脉的海绵状段受累。颈动脉狭窄导致中风或短暂性缺血发作的最重要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随后局部形成血栓或斑块碎片栓塞(图1)。斑块中的炎症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他公认的中风机制包括闭塞的颅外颈内...
然而,除了测量狭窄程度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学成像已经改善了对卒中风险患者的识别,这些患者更可能受益于颈动脉血管重建术,包括一些既往认为没有卒中风险的患者。最后,尽管选择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支架植入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依据是大量随机试验的证据,但自这些...
1. 针对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强化内科干预依旧是治疗的基石。目前指南仅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患者中建议血运重建治疗,2021年AHA/ASA卒中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卒中预防指南均就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主要管理措施作了推荐。 2.降...
对于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应用强化他汀长期治疗可稳定斑块成分和逆转斑块体积(B级证据,Ⅱa类推荐)。 2.5支架/手术治疗选择 推荐意见:①对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程度70%~99%,病灶长度≤15 mm,目标血管直径≥2.0 mm)的患者,在内科标准治疗无效或侧支循环代偿不完全[ASITN/SIR侧支循环分...
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中国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亚型。来自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CNSR)的数据显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约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45%。中国脑动脉狭窄存在显著的分布特点,即颅内动脉狭窄的比例显著高于颅外动脉狭窄。据统计,在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
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是8-15%缺血性脑卒中(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病因。1-2%的成年人患有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卒中的病理生理 颈动脉疾病的最佳内科管理 抗血栓治疗 非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加双嘧达莫,或氯吡格雷 ...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入选2007年8月至2014年6月在阜外医院行支架术的颅外椎动脉近端粥样硬化性狭窄住院患者204例。 入选标准: (1)存在后循环缺血症状,即术前有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血管造影证实颅外椎动脉近端粥样硬化性狭窄(以下任一项):双侧椎动脉狭窄≥70%,或者一侧椎动脉...
内外兼修:聚焦神外指南共识规范中的神内参与,推广与实践神经疾病的MDT诊疗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又称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ICAD),是缺血性卒中的常见原因,其发病具有明显的种族差异,好发于亚裔、黑人及西班牙裔,且其所致的全球卒中负...
<正>前言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中国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亚型。来自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CNSR)的数据显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约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45%[1]。中国脑动脉狭窄存在显著的分布特点,即颅内动脉狭窄的比例显著高于颅外动脉狭窄。据统计,在缺血性卒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
颅内动脉疾病椎底动脉供血不足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将3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狭窄,并且同时行全脑血管造影的冠心病患者分成两组,A组(冠状动脉狭窄≤2支)18例,B组(冠状动脉狭窄≥3支)16例.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动脉(A组:198支,B组176支),颅外动脉(A组:176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