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汇总,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
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1932年戴望舒赴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就读,1935年春回国。1936年,戴望舒和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创办了《新诗》月刊,体现了格律诗派和象征诗派的合流,并实际上成为提...
雨巷诗人戴望舒 1.个人简介 戴望舒(原名:戴梦鸥1905年-1950年2月28日)名承,字朝安,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戴望舒的诗继承和发展了后期新月派、20世纪20年代末象征诗派的诗风,开启了现代诗派的时代,因此被视为现代诗派“诗坛的首领”,他也因为诗作《雨巷》一度被...
戴望舒执着地认为施绛年即是《雨巷》中的“丁香姑娘”,对她展开了近似疯狂的追求…… 当时年仅18岁的施绛年虽然非常喜欢戴望舒的诗,但对这个相貌平平的男人毫不动心,更不理会戴望舒的深情表白。 戴望舒遭拒后,并不甘心,而是一封接一封的写起了情书,他相信心诚则灵,终有一天会融化施绛年这座冰山的。
戴望舒(1905年11月5日-1950年2月28日),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因成名作《雨巷》而被称为“雨巷诗人”。戴望舒和虹口颇有缘分,他曾受邀和震旦同学刘吶鸥同住在虹口江湾路一幢3楼小洋房里,和刘呐鸥、施蛰存一起在四川北路海宁路口的公益坊开“水沫书店”。戴望舒喜欢午后三点到...
1928年,《雨巷》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戴望舒因此一夜成名,被人称为 “雨巷诗人”。这首诗深刻描绘了戴望舒内心的情感迷茫。那悠长寂寥的雨巷,成为他内心孤独与渴望的具象化表达。诗中的丁香姑娘,宛如施绛年在其心灵深处的投影,寄托了他的深切情感。他在雨巷中徘徊,期待着与那姑娘的邂逅,笔触细腻,淋漓尽致...
戴望舒的《雨巷》1927年写成,1928年发表。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这本诗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篇就是《雨巷》,受到了叶圣陶的极力推荐,盛赞他“替新诗开创了一个新纪元”,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因此他被誉为雨巷诗人。1932年,《现代》月刊创刊,戴望舒曾在该刊...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雨巷诗人”_戴望舒___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和我国古典诗词影响很深,是___派诗歌的代表诗人。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中国现代 反馈 收藏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之作,发表于1928年8月号《小说月报》上。据戴望舒的友人杜衡在《望舒草》的序言中说,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有信来,称许他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圣陶先生的推荐使望舒得到了“雨巷诗人”的称号。 《雨巷》这首诗,写一位沉醉于感情追求的青年,常常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