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获得华东理工大学博士学位,2012年入职江苏大学,一路走来,雍阳春对镇江的感情颇深。“我是四川人,但是我对镇江的历史底蕴还是有了解的,这一点很吸引我,尤其是镇江出了很多像茅以升这样的科学巨擘,让我感到这是一...
2024年5月6日,江苏大学雍阳春团队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杂志发表了题为“Unnatural Direct Interspecies Electron Transfer Enabled by Living Cell-Cell Click Chemistry”(doi: 10.1002/anie.202402318)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团队提出了“细胞间距”是决定DIET的关键因素的科学假说和“细胞鹊桥工程”...
雍阳春,研究员/教授,博导;现任江苏大学生物质能源研究院院长,环境生物电催化研究所所长(兼);江苏省***,教育部霍英东基金获得者;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双创团队”、江苏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兼任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SCI, IF=4.2)副主编,Bioprocess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
2024年5月6日,江苏大学雍阳春团队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杂志发表了题为“Unnatural Direct Interspecies Electron Transfer Enabled by Living Cell-Cell Click Chemistry”(doi: 10.1002/anie.202402318)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团队提出了“细胞间距”是决定DIET的关键因素的科学假说和“细胞鹊桥工程”...
课题组团队入选江苏省创新团队,获江苏省重点学科和江苏省优势学科重点支持。团队近5年获批国家级(含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研究经费充足,科研设备齐全;课题组长雍阳春入选江苏省杰青、江苏省双创人才、教育部霍英东基金、江苏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等;刘军营老师入选江苏省特聘教授;...
9月20日,学术期刊《绿碳》的微信公众号推荐了江苏大学能源研究院雍阳春教授和方真副教授团队的论文《固碳功能生物杂合体系电子转移机制》。该文章详细论述了适用于二氧化碳生物还原的多功能生物杂合体系(包括纳米材料—酶/微生物杂合体系)及其非生物/生物界面上的电子转移途径。这也是雍阳春教授最新的研究成果之一。
近日,江苏大学雍阳春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 “Single cell electroncollector for highly efficient wiring-up electronic abiotic/biotic interface”(单细胞电子捕集器强化生物/非生物界面的电子传递)的研究论文。 俞洋洋、王彦斋为第一作者; 施伟、雍阳春为共同通讯作者。
近日,江苏大学雍阳春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Single cell electroncollector for highly efficient wiring-up electronic abiotic/biotic interface”(单细胞电子捕集器强化生物/非生物界面的电子传递)的研究论文。俞洋洋、王彦斋为第一作者;施伟东、...
江苏大学雍阳春教授课题组开发了一种简便的方法,依靠电活性细菌诱导的氧化石墨烯还原和毛细管中的受限自组装,来制备一种新型细胞内嵌入的微纤维状生物水凝胶,并构建了一种基于微型毛细管的全细胞生物电化学传感系统,用于0.2 μL微滴中富马酸盐(肾脏癌症和食物腐败的生物标记物)的检测。相关工作以“Self-Assembled 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