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拓、吴晗、廖沫沙三人合写的杂文集《 》为我国六十年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坛带来了勃勃生机。A.随想录B.且介亭杂文C.燕山夜话D.潮汐和船
那年夏天,北京市委理论刊物《前线》也请邓拓开辟杂文专栏。邓拓感到力不胜任,就约请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时任北京市委统战部部长的廖沫沙一起合作。三人将栏目定名为《三家村札记》,轮流撰稿,署名统一为吴南星(吴晗的吴字,邓拓笔名马南邨的南字,廖沫沙笔名繁星的星字)。 1965年底,吴晗的历史剧《海瑞罢官》被批判...
“一根毒藤三个瓜,邓拓吴晗廖沫沙”,这是疯狂的动乱年代许多小孩子都会说的一句顺口溜。廖沫沙,是这个被打成“三家村反党集团”的三人中唯一侥幸度过这场浩劫之难的人。 廖沫沙,湖南长沙人,中国现代著名的杂文...
邓拓、吴晗、廖沫沙合作,在《前线》杂志上开辟()专栏,以“吴南星”为笔名撰写文章。正确答案:《三家村札记》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你可能喜欢《燕山夜话》史()艺“马南屯”为笔名在《北京晚报》上开辟的专栏。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后,新闻工作有了明显改进,其中《南方日报》发表了...
邓拓, 吴晗, 廖沫沙邓拓,吴晗,廖沫沙 邓拓吴晗寥沫沙 60年代初期,文革前夕,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呜",邓拓应北京市委刊物<<前线>>之邀,在北京晚报开僻"燕山夜话"专栏,撰写杂文.不久又与吴晗,寥沫沙合作,在<<前>>杂志开僻<<三家村札记>>,撰写杂文百余篇,定期...
该专栏由邓拓、吴晗、廖沫沙合写,三人当时都是北京政府各机构的官员,其中吴晗任北京市副市长,廖沫沙任北京市委统战部部长,邓拓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 原本该专栏就是为了活跃气氛、提升杂志的质量开设的,其内容涉及读书治学、做人做事、从政打仗等,其内容针砭时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文踪史迹:史学家吴晗与他的《朱元璋》 说到吴晗,使我想起了一句话,”“邓拓、吴晗、廖沫沙,他们三个是一家”。话说文革初期,因北京市委的“独立王国”等问题,对杂文《三家村札记》、《燕山夜话》进行了批判。作...
《三家村札记》的三位作者是吴南星,其实是廖沫沙、邓拓、吴晗三人合作写的,具体是这样的: 1961年中共北京市委理论刊物《前线》,请邓拓开辟一个杂文专栏,邓拓约历史学家吴晗和北京市委统战部部长廖沫沙轮流撰稿,合署笔名“吴南星”。栏目定为《三家村札记》。他们约定,文章以一千字左右为限,每期刊登一篇,三人轮流写稿...
所谓“三家村”本来是北京市委机关刊物《前线》在1961年开辟的一个杂文专栏,叫《三家村札记》,由吴晗、邓拓、廖沫沙轮流撰稿,统一署“吴南星”的笔名。吴指吴晗,南指邓拓,因为邓拓有一个笔名“马南邨”,星指廖沫沙,因为廖沫沙有一个笔名“繁星”。《三家村札记》一共发表了60篇文章,受到读者普遍好评。
邓拓吴晗廖沫沙的前一句是:三家村札记。三家村札记是邓拓、吴晗和廖沫沙在《北京晚报》副刊上合作撰写的一个杂文专栏的名称。这个专栏从1961年5月25日开始,到同年8月4日结束,前后发表了杂文60篇。这些杂文针对当时国内*、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看法,发表了一些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