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韩家奴,字休坚,涅刺部人,中书令安抟之孙。少好学,弱冠入南山读书,博览经史。统和十四年始仕。家有一牛,不任驱策,其奴得善价鬻之。韩家奴曰:“利己误人,非吾所欲。”乃归直取牛。二十八年,典南京栗园。重熙初,同知三司使事。四年,帝与语,才之,命为诗友。尝从容问曰:“卿居...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在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
三月甲戍,何真籍所部郡县户口,兵马.钱粮,遣使奉表迎降。 初,汤和等平福建,真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遇和兵,遂改其表请降,且遣人回报真。至是,征南将军廖永忠遣人送其使及表诣京师。上赐诏褒之,曰:“天下分争,所谓豪杰有二:易乱为治者上也,保民达变,识所归者次也。负...
对圣德第三十二章中的“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比较符合本课程所持观点的解说是:( )(本题答案设计,EF仅作为资料补充,正确答案请在ABCD中选择。) A. “道”为天下所归,正如江海为一切小河流所归一样。
“道”永远是无名而质朴的。虽然小得无法分辨,可是天下却没有谁能使它臣服的。诸侯君王若能遵守道的原则来治理天下,万物将会自然归从于他。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不必指使它而会自然均匀。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种管理体制,制定各种制度确定各种名分,任命各级官长办事。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约,适可...
对法本第三十九章中的“昔之得一者”比较符合本课程所持观点的解说是:( ) A. 一,指“道”,是“道”的别名。昔之得一者:古来得到“道”这个“一”的。 B. 最好的德在于品性上无可获得,这就叫得到一。一,乃是大
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归是矣。《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故《风》之所以为不逐者,取是以节之也;《小雅》之所以为小者,取是而文之也;《大雅》之...
A、一,指“道”,是“道”的别名。昔之得一者:古来得到“道”这个“一”的。 B、最好的德在于品性上无可获得,这就叫得到一。一,乃是大道的混沌。混沌,所以静柔;静柔,所以合和;合和,因此不会衰亡,真可谓最大的收获。 C、“道生一”,一是道的载体,而朴是道德的体现。得道以德,德的最高标志就是返...
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四年之中,前法尚未真正落实和巩固,后法就接踵而至。……有些地方预支青苗钱是发放实物,而归还时却要求交纳现钱,由于物价上的差异,农民可能受双重损失;有些州...
司马谈在《史记·论六家要旨》中写道:“《易大传》曰:‘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说()A.积极进取,务实求真B.既相互争鸣,又包容共存C.面对现实,服务社会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