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上疏议轻侮法出自《后汉·张敏传》臣敏蒙恩,特见拔擢,愚心所不晓,迷意所不解,诚不敢苟随众议。臣伏见孔子垂经典,皋陶造法律,原其本意,皆欲禁民为非也。未晓《轻侮》之法,将以何禁?必不能使人不相轻侮,而更开相杀之路,执宪之吏复容其奸枉。议者或曰:「平法当先论生。」臣愚以为天地之性...
轻侮法东汉章帝年间,有人因他人侮辱自己的父亲,便杀死那人,章帝原谅凶手是为父复仇,宽免了他。此后在处理类似案例时参照它来定罪,还形成了"轻侮法"的律条。这是为讲孝道而定的法,为此而不讲杀人抵命的原则。此法实行一段时期后,朝廷怕因此会引起民间复仇凶杀命案增多,又取消了"轻侮法"(《后汉书·张敏传》)。
《轻侮法》是汉朝时期建立的一部法律,名目较多相当完善,其规定在父母遭受他人侮辱,当时或者以后不分男女只要子女找其报仇都可以免去死罪,甚至可以免刑,判决复仇者死刑的官员,将会受到惩罚,重则判为死刑以告孝子冤魂。 父母受辱子女该不该为其报仇,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判决案例。在替父母报仇的案例中,最有影响的记载...
驳轻侮法议是一篇古文。夫《轻侮》之法,先帝一切之恩,不有成科,班之律令也。夫死生之决,宜从上下,犹天之四时,有生有杀。若开相容恕,著为定法者,则是故设奸萌,生长罪隙。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春秋》之义,子不报仇,非子也。而法令不为之减者,以相杀之路不可开故也。今...
东汉时有一部《轻侮法》规定,“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其子杀之,赦免子之死刑而宽恕之”。这说明汉代( ) A. 实行严刑峻法 B. 重视封建伦理 C. 儒学成为正统 D. 儒法思想融合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D 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东汉时期的法律规定融合了儒家的父子君臣思想特征,体现了儒家和法家思想的融合。...
《轻侮法》是东汉对血亲复仇"降宥"处理,崇尚褒掖的法律制度.本文对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其后的发展趋势以及所导致的严重后果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一制度是儒学确立为封建统治思想和"每事务于宽厚"政策下的产物,它使血亲复仇获得了法律和道义上的依据,对社会秩序的稳定,豪强势力的发展和东汉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极大的消极作用...
东汉章帝时“建初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其子杀之,肃宗贳(赦免)其死刑而降宥之,自后因以为比。是时遂定其议,以为轻侮法”。这说明汉代()。 A. 法律体系日渐完善 B. 儒法思
东汉章帝初年,“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子杀之,肃宗贳〔赦免〕其死〞,这种做法此后便作为司法断案可以比附的典型案例——“决事比〞,直到汉和帝时被整理成?轻侮法?,对类似复仇规定了从轻处分的条款。在以后的复仇判决时,地方官吏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减免其死刑。汉代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 A. 儒家伦理已渗透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初建初中,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其子杀之,肃宗贳其死刑而降宥之,自后因以为比。是时遂定其议,以为《轻侮法》。敏驳议曰:“夫《轻侮》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