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呈针状或板状,分布比较均匀。贝氏体呈板条状或球状,分布不均匀,容易析出在晶界处产生脆性裂纹。 3、应用不同 马氏体常用于制造高强度、高韧性的工具钢、刀具钢、弹簧钢、轴承钢等。贝氏体则广泛应用于制造齿轮、轴承、弹簧等有特殊强度和抗疲劳性要求的零部件。 二、不...
从颜色上来说,下贝氏体易腐蚀,颜色较深,针状马氏体较难腐蚀,颜色较浅,楼主可以轻腐蚀一下看看。另外相对而言,下贝氏体针较长,针状马氏体针较短。从显微组织的形态和分布看下贝氏体与高碳钢的回火马氏体非常相似,都呈暗黑色针状,各个针状物之间都有一定的交角。从形态上区分:马氏体针叶较宽且大,...
贝氏体和马氏体的区别如下:1. 产生条件不同 2楼2023-12-30 02:50 回复 北楼临风 马氏体是在冷却速率较快的情况下形成的,受到温度和合金元素的影响较小;而贝氏体则是在温度较高、冷却速率较慢时形成,受温度与合金元素的较大影响 3楼2023-12-30 02:50 回复 北楼临风 2. 形态组成不同 4楼...
贝氏体的形成条件主要取决于贝氏体转变区的过冷度,而与奥氏体晶粒度无关。 马氏体是一种在贝氏体转变区较低温度范围形成的双相组织,主要由板条状铁素体和其内部沉淀的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组成。马氏体的形成条件主要取决于原始奥氏体晶粒的尺寸和碳含量,在马氏体片的周围往往存在着残余奥氏体。 珠光体是...
贝氏体转变是由温度的变化引起的,而马氏体转变是由冷却速度的变化引起的。 2. 贝氏体和马氏体都是高强度金属材料,但它们的应用场合不同。贝氏体主要应用于高温下的场合,马氏体主要应用于低温、高应力下的场合。 3. 珠光体转变需要温度较高,速度较缓慢,才能发生。珠光体对材料的强度和韧性会有很大提升,但需要...
珠光体转变、贝氏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是钢中常见的两种组织形态,其本质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相变温度:从所对应的加热温度来看,珠光体转变(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渗碳体的混合物)通常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约800-850℃,而贝氏体转变(一种不完全的同素异构转变),则是在650~750℃之间发生的 2楼2023-12...
贝氏体是 含碳过饱和的铁素体和碳化物组成的机械混合物。有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之分。上贝氏体铁素体条比较粗大,碳过饱和低。呈羽毛状,强度硬度低,而且比较脆 下贝氏体铁素体针细小,呈黑色针状或竹叶状。强度高,韧性也好。马氏体是碳在a-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强度和硬度高。有板条马氏体...
下贝氏体 定义:同上,但渗碳体在铁素体针内特征:过冷奥氏体在350℃~Ms的转变产物。其典型形态是双凸透镜状含过饱和碳的铁素体,并在其内分布着单方向排列的碳化物小薄片;在晶内呈针状,针叶不交叉,但可交接。与回火马氏体不同,马氏体有层次之分,下贝氏体则颜色一致,下贝氏体的碳化物质点比回火马氏体粗,...
文档介绍:贝氏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和珠光体转变的区别材料科学基础二大作业一、组织形态珠光体由一层铁素体和一层渗碳体交替平行堆叠而形成的双相组织。珠光体的片层间距主要取决于珠光体形成时的过冷度,而与奥氏体晶粒度无关。S=03(/?T)×10(nm)贝氏体上贝氏体形成于贝氏体转变区较高温度范围,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