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蕾莎自传中最为著名的段落——“剧烈的痛苦带给我至极的甜蜜”,激发了雕塑家贝尼尼的创作灵感,他设计并完成的组雕《圣特蕾莎的狂喜》。 贝尼尼以视觉艺术的方式,极其生动地演绎出特蕾莎处于沉迷或狂喜中那一刻的状态。他将“狂喜”定格,以雕塑的方式呈现出来。 贝尼尼在《圣特蕾莎的狂喜》中,以大理石雕塑而成的...
一波波起伏不定的感官刺激,坚硬的大理石仿佛被融化一般。 这一波波巨浪从微笑天使直接传到特蕾莎的长袍。 它们在此汇入一片翻滚的波浪,形成无数的深谷和裂缝。 吉安·洛伦佐·贝尼尼 贝尼尼的用意再明显不过了。 他要我们仔细地再三端详这件作品。 他甚至为这出剧目安排了一群观众,亦即科罗纳洛家族的成员,有的看得...
《圣女特蕾莎的狂喜》(The Ecstasy of Saint Teresa,1652)是一个雕塑群,由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设计并完成,创作灵感就来自于特蕾莎修女的自传故事。 在特蕾莎神魂超拔时,身体常常腾空而起。“天主好像不但要把我灵魂提上去,也要把我的肉身提上去。”贝尼尼的《圣女特蕾莎的狂喜》,就表现出特蕾莎处于沉迷(...
醒来后的特蕾莎便将自己在昏迷中出现的种种幻象记述下来,后来集结成册开始在天主教徒中广泛流传,“特蕾莎的幻象”在十七世纪可谓尽人皆知。在特蕾莎死后,由于在教会和民间有着巨大的影响,她成为基督徒中的典范,并被罗马教廷钦点为圣女。有如佛教中的“舍利”,圣女特蕾莎的遗体成为了基督教徒眼中的圣物,信徒们将...
贝尼尼把这幅景象用雕塑描绘出来:天使面带微笑,拿着金茅刺向她的身体,特蕾莎的头后仰着,嘴唇微张,衣袖飘飘,赤着脚,仿佛进入了一种癫狂的状态。为了增加戏剧效果,他还在雕塑两边加了观众,有的在目不转睛的看着,有的在窃窃私语。而在这对类似情侣的雕像上方被安置了一些金色的金属条,阳光透过祭坛顶照射下来又...
首页 推荐 关注 朋友 我的 直播 放映厅 知识 游戏 二次元 音乐 美食 上斐雕塑 粉丝1.3万获赞13.4万
主人公特蕾莎是十六世纪西班牙一位修女,从小患有癫痫。每次癫痫发作,就有各种幻觉产生,能够感受到神的奇迹。她将自己的幻觉记录下来,后来教会用她的作品来宣扬神秘主义,封她为圣徒。贝尼尼这部作品展现的是特蕾莎的一次幻觉,她看到小爱神模样的六翼天使正用金箭向她的心口刺来。她说“我感到这个箭头刺透了我的心,当...
这一次,这位曾经风光一时的大师沉下心来, 竟花费用了5年时间,去修缮、打磨这件杰作。他不断琢磨地,不再是惹人注目的肉体, 还有那驱使肉体的本质——欲望?信仰?还是是命运?把贞洁的身体献给上帝,让特蕾莎有了圣徒的地位: 一种狂喜奔涌而来,好像我也快要飞起来了··· 贝尼尼把...
贝尼尼的每件作品都有他的思想和灵魂,都有他要表达的深刻内涵。太喜欢他了。谢谢老师[赞]带我们集中了解他的作品 3年前 21 分享 回复 展开1条回复 小岛伦叔 ... 修女是真的,天使是化身吧[捂脸]金箭也许… 1年前 0 分享 回复 风筝 ... 痛并快乐着,灵与肉的皈依。
把贞洁的身体献给上帝,让特蕾莎有了圣徒的地位: 一种狂喜奔涌而来, 好像我也快要飞起来了…… 贝尼尼把这种“狂喜”定格,刻了下来。 吉安·洛伦佐·贝尼尼,《圣女特瑞莎的狂喜》(局部细节),1647 - 1652 Gian Lorenzo Bernini, Ecstasy of Saint Teresa (Detail), 1647 - 1652 ...